屋顶之耘

   日期:2019-03-15     浏览:109    

屋顶上的“狂想”

10月10日,记者登上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的杭州千岛湖金恒服饰有限公司的厂房屋顶,一座现代化连幢大棚的“空中菜园”真是让记者大开眼界:黄瓜、南瓜、西红柿、丝瓜、葫芦、草莓……,如果没人提醒,还以为是到了乡下的田野,其实,这是一处名副其实的“空中农场”,在这里耕耘的是对农业感兴趣的杭州千岛湖金恒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光明。

严光明说,6000平方米的厂房屋顶闲置可惜,夏天温度高,建隔热设施也要花几十万元,于是就有了发展屋顶农业的想法。金恒服饰投入150多万元,建成4幢连体塑料大棚,并安装先进的喷滴灌设施,增设防虫网和自动遮阳系统等现代化设施,种上了各色时令蔬菜。屋顶种蔬菜,采用一年三季或四季栽培,每亩可收获蔬菜5000公斤到1万公斤,如果以每公斤1.5元至2元保守计算,每亩每年可增收一两万元。“空中菜园”有近10亩,一年可增收10万元到20万元。

这里现在已经是浙江农科院屋顶循环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验基地,农科院专家李伯钧介绍,作为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型屋顶设施农业,在浙江省内、甚至国内,金恒服饰还是第一家。屋顶农业通过覆土、作物隔热,夏天室内温度可降低五六摄氏度,还能节电。有了屋顶菜园这个天然空调,天热的时候,每天可以省下500多度电。

“空中菜园”还给企业生活废弃物解决了去处。金恒服饰建了80多立方米的沼气池,将绿化修剪的枝条、枯叶以及员工生活排泄物集中至沼气池,产生沼气成为食堂的绿色能源,沼液又可以成为菜园的有机肥,使空中菜园的菜更加绿色、环保。

严光明说,为了搞好经营,他们还成立了千岛湖金盛果蔬专业合作社。下一步,他们将根据菜园的栽种情况,尝试开发屋顶观光农业。

严光明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人比他走得更远——在屋顶上种水稻!

2011年7月,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播出了一期名为“屋顶上的狂想”的节目,介绍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杨汛桥镇麒麟村的农民彭秋根在屋顶上种水稻的事迹。

几年前,彭秋根获批建造一幢占地面积为120平方米的四层楼房。“既然城里人能在屋顶上种花,我为什么不能在屋顶上种瓜果蔬菜?”在外打工期间曾做过一段时间建筑的彭秋根心思开始活络起来。与同村的其他房子不同,在造这幢楼房时,彭秋根特地将四楼的屋顶设计成一个类似水池的长方形“农田”,并用混凝土浇筑底部,用以解决漏水问题,并在其间修建了水泥沟渠,还安装上水泵。完工后,他用一辆吊车将泥土运到了“农田”里,足足铺了几十厘米厚的土层。2005年,彭秋根在这块“农田”里试着种上了萝卜、青菜、大白菜。随摘随吃,是真正的有机牌蔬菜。接下来的两年中,他又改种西瓜。每年都有七八百斤收成。自家吃不完,他就拿来送亲朋好友和邻居。2008年,彭秋根想种点新花样。于是,就在5月份种下了水稻。稻子生长茂盛、谷粒饱满,而且穗子特别长,比普通田里种的似乎还要壮实一些。屋顶上有水管,他用水泵将附近小河里的水打上来浇地。由于这块“田”密封性好,水流失少,6月份至收割前,他只浇过4次水。也需要打虫,但与地面比,虫害少多了。刚收割完水稻,彭秋根又种上了小麦。

2009年,彭秋根栽培的屋顶水稻被浙江省农科院定为屋顶农业试验田;2010年5月,他被世界屋顶绿化协会授予世界屋顶水稻最佳人物金奖。

向天空要土地

如今,严光明、彭秋根等已经不是独行者,“在屋顶上耕耘”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

世界屋顶绿化协会秘书长王仙民说,屋顶种菜、种庄稼就是都市农业,是立体绿化的一种形式,这是继轻型屋顶绿化和屋顶花园之后的国际潮流。

王仙民介绍,近两年,国内外从事屋顶绿化研究的专家已基本达成共识,即作为屋顶绿化的各种植物不单用来美化环境,也可以用来建造“高空种植园”。在这方面,一些国家已经走在前列。在瑞士的日内瓦,民众8.7%的食物来自于屋顶,而且都是优质的绿色食品。屋顶种植的垂盆草是韩国开发的养生名菜,而且上了国宴。在中国安徽省的一些地方,现在正在逐步推广屋顶种植农作物;桂林、苏州等地也在提倡屋顶种植蔬菜。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观众,一定都会对其中介绍的北京市民张贵春自家的“屋顶上的菜园”那段印象深刻,而如今,这种“城市农夫”的生活方式也开始现身上海。不久前,沪版“屋顶上的菜园”获得上海市科委的资助,有望在上海有条件的楼房屋顶推广。目前,“空中菜园”已经试种过四五十种蔬菜,而据专家介绍,上海市民家常吃的蔬菜大概是20多种,在屋顶上都能种植。王仙民说:“在城市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把蔬菜谷物种到屋顶上去,不但可以解决很多城市种植土地紧张的问题,也给人们增添一种全新的生活情趣,为屋顶绿化的发展提出了一个颇为新颖的思路。住宅单一的居住功能正在向‘三生’功能(生活、生态、生产)发展。”

土地资源是十分宝贵的,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浙江农科院专家李伯钧说,现在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建筑占用,城市蔬菜供应基地在不断远移。屋顶农业是值得探索的课题,向空间要地应该是合适的。在屋顶发展农业,使土地得到二次利用,使建筑“只占空间不占土地”成为现实。借用大量建筑空间,分层利用土地,使建房占地与耕地保护二者矛盾基本解决。

目前大部分蔬菜生产依靠人工栽培与管理,因此可消除因城市扩大导致郊区中、老年农民失地、失业现状。城市蔬菜自给,解放农村劳动力,吸纳农村中、老年农民从事菜园管理,也可为青年农民进城创造与父母团聚在城市、落地生根的条件,加快城镇化过程与完全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耘”计算

按李伯钧课题组的科研成果,屋顶农业利用的经济效益有账可算。

据统计,浙江省从2004年~2008年的5年间平均每年基建占用耕地约1.53万公顷。以目前浙江经济发达地区的购地指标价270万元/公顷计算,若以建筑屋顶造地(建房不占地),每年可节约开支413.1亿元。如果浙江每年多增加1.53万公顷土地招商引资,企业产生的产值与税收难以估量。

按城市人口年人均消耗蔬菜130公斤、以屋顶年收获蔬菜8~21公斤/平方米计算,相当于人均需屋顶菜地10~15平方米。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占地约100平方米,只要其中占15%的城市区域(建筑屋顶或建筑平台)用于种菜,基本解决城市居民蔬菜供给。如果是新规划居民区,按现有的生产水平与消费量,即使人口密度达4万人/平方公里,只要规划、设计、建筑上能充分考虑空间的合理分配,农业利用面积甚至可以大于建筑占地面积,蔬菜仍有望自给。

土层在15厘米时的荷载与目前现浇屋顶普遍采用的薄板架空隔热层的荷载相当,但可降低建筑成本10%左右;经调查,三层楼农居中的欧式尖顶房,仅尖顶成本就占整幢房子造价的一半或1/3强,若“平改绿”替代“平改坡”至少可节约资金一半以上。

屋顶造地后可减轻屋面遭受太阳暴晒与冰冻及温差剧烈波动造成的风化,消除太阳紫外线对屋面的破坏。据观察,从2004年至今,覆土屋顶下面的混凝土还保存浇筑时的光洁,而非覆土下的混凝土表层已严重风化,露出粗糙的沙子。据建筑专家推算,覆土并保持湿润的屋顶至少比裸屋顶寿命长3~5倍。

屋顶作物能有效利用太阳能并转化成生物能而积累,每亩累积的生物干物质量在1.5~3吨左右。屋顶农业在利用生活废水的同时,水中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反复被作物吸收利用,避免了开放式循环中营养元素的损失,减少化肥生产过程中能源的消耗。城市蔬菜自给,减轻蔬菜长途运输过程中能源消耗。农村蔬菜基地让位于可大型机械操作的粮食生产,节约单位面积的能耗。

屋顶造地,土壤与植物阻隔太阳热辐射从屋顶导入,盛夏高温季节,室内温度比没有屋顶造地的房间要低5~6℃,冬天则同比高5~6℃,少用空调可大量节电。

顶上滋味

在杭州千岛湖金恒服饰有限公司的屋顶菜园,许多参观者随手摘下黄瓜就可以吃,因为这里不施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味道甘美。

金恒服饰董事长严光明说,时下,大家对食品的安全十分关注,都想吃上放心食品,现在在他们公司就可以吃上“放心菜”。他们生产的蔬菜、水果都不卖,而是作为福利发给职工。虽然几盒果菜不值钱,但这是公司自己生产的,职工都有一种自豪感、亲近感,增进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

如果有客人来访,用自己生产的蔬菜招待,那种感觉自是不同。所以,屋顶菜园的社会效益也不容小觑。

记者在南京紫东国际创意园采访时了解到,该园区所有屋面均建设屋顶花园或空中农场,上人屋面建设屋顶花园约7万平方米,空中农场约1万平方米。他们设计理念是将更侧重于发挥空中农场的交际功能,使这里成为企业与员工、企业与客户以及员工之间沟通的乐园。

建筑使地球表面水泥化、硬壳化,雨水瞬间流走不能渗入地下,不能正常参与水汽循环,导致建筑物上部空气干燥,呈沙漠化、小动物死寂化;建筑表面昼夜温差大于地表,大的城市建筑群可引起周边小气候异常。屋顶造地种作物,能大量吸纳雨水,利用生活废水参与水汽循环,保持建筑物上部空气湿润,使小气候平稳;屋顶作物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也能为鸟类提供食物与栖息场所,使建筑单一的生活功能,扩展至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结合,让建筑最大限度接近自然,恢复生产与生态功能。

屋顶覆土种植作物可吸收大量氮氧化合物、硫化物、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有效降低PM2.5值。同时降低屋面的热辐射,水分蒸发及作物蒸腾带走大量的热能,减轻热岛效应;当大面积屋顶造地,建筑物表面都覆土种菜、种果,城市将掩映在绿色之中,植物森林将重新替代“水泥森林”。

 
下一篇:

第一届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专家委员会换届会议顺利召开

上一篇:

千年古塔缘何频传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