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圣保罗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建筑展先导活动在武汉顺利举行——聚焦气候危机下建筑可持续发展

   日期:2025-09-08     浏览:11    
   2025年8月29日,第十四届圣保罗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建筑展先导活动在武汉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科技楼二层沙龙顺利举行,并与北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进行了互动。
图片1
  本次先导活动为2025年9月举办的第十四届圣保罗国际建筑双年展(主题为“极限:为过热星球打造的建筑”)的中国区预热活动,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办,由北京建筑师学会、北京土木建筑学会、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武汉土木建筑学会协办。
图片2
图片3
  先导活动于8月29日下午两点正式开始,由第十四届圣保罗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建筑展执行总策展人、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肖伟先生主持。
图片4
  参加本次活动的嘉宾和专家有第十四届圣保罗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建筑展总策展人、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存东大师,第十四届圣保罗国际建筑双年展首席策展人、拉美建筑知名学者、原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雷纳托.阿内利(Renato Anelli),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钱方大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韩冬青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住建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宋源先生、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秘书长方晓梅女士,武汉土木建筑学会秘书长徐厚军先生,第十四届圣保罗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建筑展策展人之一,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建筑师高安亭,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彤,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刘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建筑师任力之,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建筑师许世文,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吕成,湖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姚欣,以及来自其他各单位的专家学者们。
图片5
  活动开始由肖伟先生致辞并介绍中国建筑展的策展理念、筹备策展情况.本次圣保罗中国建筑展以“共享·共生·共栖——为过热的星球而设计”为学术主题,中国建筑展将通过作品展示传递中国建筑的生态理念,这是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中国建筑界面向全球的重要发声,更是推动跨国合作、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平台。
图片6
图片7
图片8
  接下来由李存东大师致辞,他指出全球气候危机促使建筑界承担“生态转型+社会公平”的双重使命。本次活动的学术价值在于搭建“国家战略—行业实践—全球议题”的衔接桥梁,推动中国建筑经验的国际化表达。
图片9
  和雷纳托.阿内利(Renato Anelli)教授也致辞并介绍双年展情况,分享了拉美地区建筑生态转型的经验,提出“跨区域技术协同”是应对气候挑战的关键学术共识。
55d931bd-7d08-4a75-8e18-5f7dcea63054
  线上参加本次先导活动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钱方大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建筑师任力之和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建筑师许世文也分别进行了致辞发言。
  致辞完毕后,肖伟先生对本次中国建筑展的策展情况和参展项目进行了介绍。本次展览将展出来自19家单位的30件设计作品,作品涵盖五大类别,分别是:绿色建筑、城市更新、景观设施、乡村振兴、创新建筑。这些项目的展出既呼应全球气候治理的紧迫性,也契合我国“双碳”战略和韧性智慧城市建设的学术需求,彰显中国建筑界对人类共同生态挑战的积极回应。此外,展览还将展出中国建筑学会与国际建筑协会的交流历史和北京UIA2029展望展板系列。
图片10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王建国院士的“第十届江苏园艺博览会主展厅”设计借鉴扬州地方园林的文化意象主亭,以“林脊突现”的意象表达了扬州园林大开大闭格局之美;采用现代木结构技术,工厂预制、现场组装,不仅是一种绿色施工,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通过三个精致庭院与水面逐级下降的景观,形成自然有序的观展序列。
图片11
  2025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刘家琨先生在大运河杭钢公园(一期)项目设计中强调江南地域文化特色,将现代园林系统引入杭州钢铁厂公园。新建筑以锈红色混凝土为主要材料,采用水平延展形式,软化现有的视觉质量,并以有节制和尊重的方式将新建筑与工业遗产融为一体方式。新建筑对工业遗迹起到了展示平台衬托增强的作用,同时在色彩和氛围上与之相呼应。
图片12
  李存东大师的北京冬奥会崇礼区空间品质提升项目以“自然意象”理念推动城景融合,修复生态基底,提升公共空间。在遗产保护方面,对崇礼冬奥核心区的长城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实施修复、环境整治和照明展示。在规划方面,强调城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构建出和谐的城市景观交融格局,为冬奥会打造生态友好的生活模式。通过绿色技术应用和地域文化传承,塑造了可持续的冬奥遗产与生态典范。
图片13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国际建筑师协会四区(亚太区)副主席张利大师在首钢滑雪大跳台项目中完美融合工业遗存与奥运体育功能。该跳台依托冷却塔、制氧厂等工业设施进行改造,采用创新的可变剖面钢结构系统,实现多项目赛事需求,为全球首例。自2019年建成后,它迅速成为北京的城市地标和青年文化聚集地,不仅成功承办国际赛事,更全面体现了奥运推动工业区更新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
图片14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周恺大师的景德镇陶溪川艺术学院设计以低碳方式延续城市肌理,通过庭院、拱廊等半室外空间应对本地气候,并承载展览与活动功能。通过将工厂的结构形式外化在立面上,设计巧妙地呼应了原始陶瓷工厂的环境印记。砖砌体的使用给外立面带来了微妙的变化,砖的纹理,以及灵活动态的施工方法,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建筑纹理和空间体验。
图片15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钱方大师在“2024年成都国际园艺展览会主展馆”将自然地貌、地域文化元素与低碳技术融合,实现建筑与景观有机融合,兼顾经济性与快速施工,展馆会后将转型为东部新区文化活动中心,体现了可持续理念在公共建筑中的创新实践。
图片16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韩冬青大师以“丁蜀镇东坡中学风雨操场和报告厅”为案例,构建融合地域特色与低碳理念的绿色教育基地。设计借鉴江南高密度肌理,以“庭院-露台-走廊”三维组织适应小气候,实现自然通风。建筑采用混凝土—木混合结构,运用本地陶砖干挂、再生骨料水磨石等手法,彰显低碳美学与文化认同。
图片17
  肖伟先生在巴公房子保护修缮再利用工程设计中,改造沿用原建筑布局,结合当地特色和庭院空间,这座前豪宅被转化为文化体验型酒店,并向公众展示万里茶路展览的功能。采用可回收材料与历史修复技术,并融入绿色设计及BIM技术,实现通风、遮阳与保温一体化,塑造文化体验型酒店与公共文化展示地标。
图片18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建筑师任力之先生的竹文化馆项目位于四川长宁地震重建区,以本土竹材为主要结构,通过三个分散单元融入“竹林板”景观,呼应当地自然与人文风貌。建筑采用大跨度竹拱技术,兼具抗震性与低碳性,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仅为混凝土建筑的2%。项目不仅提供舒缓自然的游览体验,更助力社区心理与经济复苏,成为灾后生态与人文重建的典范。
图片19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叶炜先生与大舍建筑合作设计的琴台美术馆坐落于武汉月湖畔,以起伏的屋顶形态融于自然地形,部分展厅下沉以减少地面体量。展览空间采用浮动展览墙,墙壁既是展览的表面,也是起伏屋顶的结构,适应多种艺术展览需求,实现了建筑、景观与公众活动的有机融合。
  策展筹备汇报结束后,与会的专家学者们还进行了热烈的圆桌会议讨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宋源以“新疆塔里木大学新校区图信中心”为案例,详细阐释了极端沙漠气候下的建筑设计逻辑——通过计算性设计方法模拟通风与遮阳系统,以低造价实现建筑性能优化,为欠发达地区提供兼具“技术适配性”和“经济可行性”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填补了该类区域绿色建筑设计的学术空白。
图片20
  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一以景德镇陶溪川项目为核心,提出“文化艺术介入”的遗产活化路径——在保留工业遗产肌理的基础上,构建“产学研一体化”运营模式,实现从单一建筑设计到文旅商业集群的转变,为城市更新中的“遗产保护—社会价值—经济效益”平衡提供了实践范式。
图片21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宜居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王野聚焦“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协同”,强调建筑设计应以“生态效益优先、社会需求适配”为准则,推动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落地。
图片22
  在结束与北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后,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科技类二层沙龙还举行了专家座谈会,第十四届圣保罗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建筑展执行总策展人、中国建筑学会理事的肖伟先生、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安亭先生、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刘剀先生、武汉轻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段翔先生、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文物与古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田长青先生、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高级建筑师易路、李寅出席了专家座谈会。专家们就本届圣保罗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建筑展的策展理念、围绕建筑如何服务生态转型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本次活动由北京建筑师学会、北京土木建筑学会、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武汉土木建筑学会协办,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吴吉明、国际联络部主任委员张国生、青年委员张硕辰全程参会,并提供技术支持。
图片23
  在本届圣保罗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建筑展中,包括中信设计在内的六家“武汉设计之都”成员单位将精彩亮相,将展出9件作品展板,其中8个为湖北本地项目。作为“武汉设计之都”的核心成员,中信设计一直致力于推动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发展,并积极参与国内外建筑设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此次圣保罗国际建筑双年展与UIA2023第28届世界建筑师大会、UIA 2024吉隆坡国际建筑论坛的策展工作,不仅为中信设计提供了展示实力的平台,也为武汉本地设计企业与其他国际知名建筑师和设计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展在第十届圣保罗国际建筑双年展的精彩亮相将向世界展现中国建筑界对全球气候危机的响应。中国展以"共享·共生·共栖---为过热的星球而设计"为主题,通过具体案例展现中国建筑界的创新实践,通过所展示的作品中绿色、生态、低碳理念和技术的运用,体现中国从“应对气候”到“引领解决方案”的角色转变。中国展向巴西及拉美观众传递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延伸。中国展不仅将展示中国近年来取得的优秀建筑成果,还将通过气候议题深化国际合作、传播中国文化、推动技术标准输出,最终构建一个多方共赢的全球建筑交流平台,促成更多跨国合作,推动中国建筑企业进入拉美市场。中国展将以建筑为切入点,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可持续发展范式。
  责编:易    路
  核校:魏继华
  审核:王莹娜
  素材来源: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下一篇: 暂无
上一篇:

关于转发《省科协关于做好中国科协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工程师专项计划推荐工作的通知》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