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东通道(翔安隧道)

   日期:2019-03-15     浏览:400    

翔安海底隧道 (厦门东通道),全长8.695公里,从厦门本岛到达对岸的大陆端,比原来整整节省了82分钟,2010年4月26日中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车,双向六车道的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通道是厦门岛第五条出入岛通道,兼具公路和城市道路双重功能,它的建成通车使厦门出入岛形成了从海上到海底的全天候立体交通格局。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厦门翔安隧道工程

项目性质:新建

审批机关:国家发改委

投资总额:32亿8000万人民币

建设周期:2005年至2010年

进展阶段:已建成通车

建设单位:厦门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

设计单位:中交公路第二勘察设计研究院

主体工程施工单位: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简介

厦门东通道(翔安隧道)工程是厦门市本岛第六条进出岛公路通道,连接厦门市本岛和大陆架翔安区。是一项规模宏大的跨海工程,是国内第一条自主建设的海底隧道,工程全长8.695km,其中海底隧道长6.05km,跨越海域宽约4.2km,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座海底隧道。设计采用三孔隧道方案,两侧为行车主洞各设置3车道,中孔为服务隧道。主洞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3.50m,净高5.0m。服务隧道建筑限界净宽6.5m,净高6m。主洞隧道测设线间距为52m,服务隧道与主洞隧道净间距为22m。计算行车速度80Km/h。隧道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下约70m,最大纵坡3%。左、右线隧道各设通风竖井1座,隧道全线共设12处行人横通道和5处行车横通道,横通道间距为300m。采用钻爆法暗挖方案修建该工程,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大断面的海底隧道,是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施工,对我国隧道建设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将起到里程碑式的作用。

建设过程

早在1994年,颇有远见的厦门城市建设决策者,就酝酿开辟东通道,并把东通道的前期工程正式列入“九五”和“十五”期间的重点工程。1998年,东通道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开始地质勘探和方案研究,从1997年开始历经8年前期工作。工程于2005年9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11月实现三条隧道全面贯通,2010年4月26日上午10时开通运营,建设过程历时4年8个月时间。建设期间,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对隧道工程寄予了殷切厚望,国家、省、市各有关部门、单位、国内外专家给予了鼎力支持和悉心指导,社会各届和广大民众也给予了高度关注。胡锦涛总书记十分关心翔安隧道工程建设,2010年春节考察厦门期间专门视察了翔安隧道工程,并要求“再接再厉,保证质量、保证安全,把这个工程建成为优质工程!”。

                             

2009年06月13日15时58分,随着最后一组爆破的巨响,中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右线贯通。

2009年11月05日 我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历时4年多的建设全线贯通。

翔安隧道工程的实施具有地质条件复杂、工程经验少、技术难度高、施工风险大、社会影响大等特点。施工过程主要有三大技术难关:一是陆域全强风化地段大断面浅埋暗挖施工;二是浅滩段透水砂层施工;三是海底风化深槽施工。翔安隧道建设者告诉记者,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拥有数项世界罕见难题——世界上覆盖层最浅的海底隧道,最薄处5.7米;行车主洞开挖断面面积达170.7平方米,在世界海底隧道建设史上尚属首例;软弱围岩(俗称烂泥巴)、富水砂层、风化槽群(囊)这些不良地质段规模之大也为世界罕见。

为攻克这些世界级难题,建设者们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地质超前预报,使用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办法,因地制宜,安全稳步推进隧道建设。他们采购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RPD180C多功能钻机,秉承“有险必探、无险也探、先探后干”的原则,确保建设的每一步都心中有数;他们创新性地改造了传统CRD施工作业法,在软弱围岩中连续月掘进速度超过60米,最高值达73米,创造了同等地质条件下世界特大断面海底隧道施工进度纪录;他们采用“地下连续墙井点降水”法,成功穿越630多米的富水砂层;用“全断面帷幕注浆技术”和“注浆小导管技术”,克制了强风化槽的肆虐。

正是依靠自主创新,翔安海底隧道安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保障。其抗腐蚀、抗渗水度均为最高等级,能抵抗8级地震,施工工艺达世界顶级水平,工程质量合格率100%,被交通运输部确定成为全国三大样板工程之一。

据统计,从翔安海底隧道中开挖、弃运土石方约235万立方米,几乎可以将埃及大金字塔塞满。支护用锚杆、钢架、钢筋网、衬砌钢筋等钢材约5万吨,相当于7座巴黎艾菲尔铁塔。全世界已建、在建的跨海隧道有20多条,主要分布在欧洲、日本和我国香港地区。

                           

设计施工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是国家“863”计划专题项目的重点工程,由中国自主设计、施工建设。以三孔隧道形式穿越海域的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位于海域段隧道6.05公里,最深在海平面下70米,从开工到建成仅用时4年8个月,据隧道承建单位之一,中国铁建二十二局介绍,这条隧道地质复杂,建设中相继遇到了全强风化地层、富水砂层、风化深槽等三道世界性难题,中国铁建二十二集团坚持科技创新,改进了传统施工作业法,在主洞软弱围岩地带连续6个月月掘进超过60米,刷新了世界特大断面海底隧道施工纪录,双向六车道的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通道是厦门岛第五条出入岛通道,兼具公路和城市道路双重功能,它的建成通车,使厦门出入岛形成了从海上到海底的全天候立体交通格局。

超前地质预报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它包括隧道地质分析与宏观预报技术、隧道不良地质体长期超前预报技术、短期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超前钻探技术和重大施工地质灾害临近警报技术,共五部分。

地质分析与预报技术

隧道所在地区不良地质宏观预报,是以深入的地面地质调查为基础,通过区域不良地质分析方法,宏观预报洞体施工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类型、规模、大约位置和方向,宏观预报施工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发生的可能性。还有可能塌方。

长期超前预报技术

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发生,与不良地质体的存在和施工辅助工法不当密切相关,首先是不良地质体的存在。所以,超前预报施工地质灾害,首先要进行隧洞不良地质体的超前预报。隧道不良地质体超前地质预报依据预报距离,分为长期(长距离—下同)超前地质预报、短期(短距离—下同)超前地质预报两种预报形式和预报步骤。长期超前地质预报的预报距离为掌子面前方100m~150m以上。对于隧道不良地质体的长期超前地质预报来说,国内外主要采用TSP或浅层地震仪等仪器探测方法来进行。

短期超前预报技术

短期超前地质预报是在长期超前地质预报的基础上进行的,预报距离为掌子面前方15~30m。

对于短期超前地质预报来说,国内外主要采用地质雷达探测、红外线和声波探测等仪器探测方法和掌子面编录预测法(地质素描法)。

超前钻探技术

超前钻探是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体系主要组成部分,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岩溶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中,更起到突出的作用。超前钻探一般在隧道洞身长期、短期超前地质预报不得基础上进行,侧重长期、短期超前地质预报已经基本认定的主要不良地质区段;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宜全隧道连续进行。

地质灾害临近警报技术

即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监测、判断和临近警报技术。它是在隧道所在地区不良地质宏观预报和隧道洞体不良地质体长期、短期超前预报的基础上,大多伴随超前钻探同时进行、也可以单独进行的工作,这是广义超前地质预报的第五道工序。主要包括:施工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监测技术,施工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的判断技术两个方面。

跨海工程

翔安隧道连同两端连接线工程,总投资约31.97亿元,是厦门本世纪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工期4年零8个月,于2010年4月26日建成通车。翔安海底隧道是厦门东线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东通道是一项规模宏大的跨海工程,是连接厦门市岛和翔安区陆地的重要通道,也是厦门市第三条进出口通道。工程主要包括跨五通互通、跨海翔安隧道和西滨互通三部分工程。线路总长8.695km,翔安隧道全长6.05km,其中海域段4.2km,为双向6车道,采用三孔隧道形式穿越,两侧为行车主洞,中间一孔为服务隧道。隧道沿线设通风竖井两道,车行横洞5处,人行横洞12处,翔安西滨侧设收费、服务、管理区。隧道采用钻爆暗挖法修建,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大断面海底隧道,也是目前世界断面最大的海底隧道,其中中铁十八局厦门项目部承建的翔安隧道A2标段隧道全长3141米,合同价为3.24亿。

                            

海底隧道

全世界已建、在建的跨海隧道有20多条,主要分布在欧洲、日本、中国香港,翔安隧道是中国内地第一条海底隧道。翔安隧道工程全长8.695公里,其中海底段隧道长6.05公里,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下约70米。从构成上看,翔安隧道和香港海底隧道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有服务隧道而后者没有。翔安隧道现场工程师介绍,其实世界上已建或在建的海底隧道,大部分也都没有服务隧道。翔安隧道设置服务隧道是考虑到市政管线需要——隧道分上下部分,上部为检修车通道、逃生通道;下部为市政管廊,用于布排供水管、高压电缆、通信光缆等。服务通道与两个行车主洞之间(左右线隧道)有12个人行横通道、5个行车横通道相通,在抢险救援逃生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平时不能随便进入。

从施工法看,最大不同则在于,香港隧道用的是沉管法,翔安隧道采用的则是钻爆法暗挖施工。李工程师表示,沉管法指的是将若干个预制段分别浮运到海面(河面)现场,并一个接一个地沉放安装在已疏浚好的基槽内,以此方法修建水下隧道,是当前较为流行的一种隧道施工方法。不过这种工法对水域环境会造成一定破坏翔安隧道从保护厦门白海豚生存环境以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珍稀鱼类、海床现状及弃渣利用考虑,最后放弃沉管法。据查证,翔安隧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断面的钻爆法(俗称“打眼放炮”)海底隧道,施工方法即把海底爆破、机械开挖及人工开挖相结合。

                             

断面最大

世界上断面最大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是厦门本岛连接岛外翔安区的一条重要通道,承载着巨大的交通负荷。据交通流量分析及预测,翔安隧道在2010年的交通量将近5万辆/天,2030年将达到近10万辆/天,需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单洞3车道)设计。而目前其他出岛通道的交通量最大的是海沧大桥,进出岛双线合计8万辆/天。交通流量大,决定了翔安隧道的断面必须更大。翔安隧道主洞隧道开挖宽13.5米、高5米,最大开挖断面达170.7平方米,这使它一跃而成世界上断面最大的海底隧道。

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是日本青函隧道,全长53.85公里,海底部分23公里。青函隧道是一条双线的海底铁路隧道,也采用钻爆法,但是断面才80平方米,施工难度比翔安隧道小很多。大断面施工中,翔安隧道采用的是双侧壁及CRD工法分部开挖。即将大断面分为上下左右4个区,分别开挖支护。自2005年动工以来,从翔安隧道中开挖、弃运土石约235万立方米,几乎可以将埃及大金字塔塞满。而支护用锚杆、钢架、钢筋网、衬砌钢筋等钢材约5万吨,相当于7座巴黎艾菲尔铁塔。

消防系统

翔安隧道里装有国内最先进消防系统,走进翔安隧道,和普通隧道感觉很不一样,除了光线好,洞内有很多消防标志、消防设施、管线、监控探头等。6公里多的翔安隧道,设置了3374个消防喷头和17个应急通道。翔安隧道机电项目部经理胡宁透露,消防系统装置方面,翔安隧道可以说是国内最先进的——包括泡沫—水喷雾联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及火灾报警系统。洞内路面铺设了10厘米厚两层沥青,第一层沥青具有阻燃功能。隧道内设置的自动喷淋系统是全省首个,而且在国内这么大断面的隧道里设置也是很少见的。

翔安隧道内的泡沫—水喷雾联用灭火系统,共设482个泡沫喷雾控制阀组、3374个隧道专用水成膜泡沫喷头,并安装了12800米隧道泡沫喷雾系统供水主干管。在行车左侧的洞顶,每隔25米就有一个自动喷淋设施,一旦隧道里有火,它就自动喷水下来。行车右侧每隔50米设有消火栓、灭火器;隧道右侧壁每隔50米就有一个火灾报警按钮,用手击碎玻璃报警时,不用担心手会被划伤,因为该玻璃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在翔安隧道内行走,可千万别想着要做什么坏事。因为隧道是全程监控的,洞顶密布着100多个摄像头将隧道每个细节全都覆盖着,没有任何死角,监控到的图像则直接传回地面中控室,中控室有40个小屏幕和8块液晶屏组成的大屏幕。一旦隧道着火,这个监控系统则自动识别火焰和浓烟图像,并自动蜂鸣报警。

 
下一篇:

关于做好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上一篇:

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