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

(中国黄河的最大支流)

编辑 锁定 讨论999
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定西市渭源鸟鼠山,主要流经今甘肃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
渭河南有东西走向的秦岭横亘,北有六盘山屏障。渭河流域可分为东西二部:西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东为关中平原区。
中文名称
渭河
别    称
渭水
所属水系
黄河的最大支流
地理位置
甘肃省中部,东南部和陕西省的中部
流经地区
甘肃省中部,东南部和陕西省的中部
发源地
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
主要支流
葫芦河、石川河、泾河、北洛河
河    长
818公里
河流面积
134766平方公里
河    口
渭南市潼关县的港口

渭河水系构成

渭河干流,横跨甘肃东部和陕西中部。全长818公里,流域总面积134766平方公里。 [1] 

渭河甘肃省段

流经甘肃省中部,东南部和陕西省的中部。一般以西源为正源,即渭河发源于鸟鼠山。有二源:南源清源河,源于渭源县西南豁豁山,汇集山区众多支流,为常年性河流,长30多公里,东北流至渭源县清源镇与西源合;西源名禹河,源于渭源县西鸟鼠山,河流短小,为间歇性河流,东流与西源合后始称渭河。东流过陇西县。再东南流入武山县,南岸有榜沙河、山丹河、大南河汇入,再东流入甘谷县,北岸有散渡河注入,至天水市又有葫芦河由北岸注入,精河由西来汇,再东汇牛头河。过小陇山,入陕西省境。 [2] 
其中:在甘肃省定西市境内,发源于定西市渭源县西南海拔3495米的鸟鼠山北侧,源头高程1383米 [1]  ,干流由西向东流经渭源县陇西县后,于鸭儿峡注入天水。境内集水面积10241.78平方千米,占渭河总面积134767平方千米的7.6%,年输沙量5044万吨,境内侵蚀模数5100吨评方千米。 [3] 天水市境内,渭河干流流经武山县甘谷县麦积区两县一区,全长270公里。 [4] 

渭河陕西省段

渭河干流在陕境内,流长502.4公里,流域面积67108平方公里,占陕境黄河流域总面积的50%。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103.7亿立方米,其中陕境产流62.66亿立方米;每年输入黄河泥沙达5.8亿多吨,约占黄河泥沙总量的1/3。渭河干流从天水出甘肃省,东流至天水与宝鸡接壤,经宝鸡市的陈仓渭滨金台岐山眉县扶风咸阳市的杨陵武功兴平秦都渭城西安市的周至、户县、长安、未央、灞桥、高陵、临潼,渭南市的临渭、大荔、华县、华阴等22个县(市、区),至潼关的港口入黄。 [1] 

渭河水文特征

渭河径流量

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75.7亿立方米,陕西境内为53.8亿立方米。径流地区分布不均,总的趋势是自南而北减小,秦岭、关山区高,原区、谷地区低;西部大于东部,中游比下游径流丰富。秦岭北坡的径流模数较高,为9~15公升/秒·平方公里,而黄土原区的径流模数只有0.8~2.2公升/秒·平方公里,仅千河径流模数较高,千阳站为4.66公升/秒·平方公里。渭河干流的径流模数为2.5~3.7公升/秒·平方公里,其中魏家堡、咸阳站较高,是由于支流加入造成。
  从径流深等值线图上可清楚地看到,秦岭北坡的径流深随山地高程升高而增加,由低于100毫米到高于600毫米,最高中心在太白山及南五台山。渭河冲积平原十分平坦,水利化程度很高,属于低产流区。
渭河中下游径流的多年变化
分区河流测站
流域面积
(平方公里)
年径流量变差系数最大年径流量最小年径流量最大年与最小年径流量的比值
立米/秒年份立米/秒年份
渭河
林家村
30661
0.35
154
1964
31.0
1972
5.0
渭河
咸阳
46827
0.30
353
1964
65.5
1972
5.4
渭河
华县
106498
0.37
593
1964
98.0
1972
6.0
千河
千阳
2935
0.45
31.0
1964
7.73
1969
4.0
漆水河
龙岩寺
1125
0.60
6.70
1964
1.22
1966
5.5
漆水
耀县
797
0.45
3.80
1954
0.97
1957
4.2
沮水
苏家店
840
0.60
2.36
1964
0.41
1960
5.9
石头河
斜峪关
686
0.30
23.4
1964
7.73
1969
3.0
黑河
黑峪口
1481
0.40
38.3
1964
10.3
1969
3.9
沣河
秦渡镇
566
0.4
16.5
1964
4.13
1969
3.9
灞河
马渡王
1601
0.35
33.2
1964
10.1
1966
3.3

渭河径流变化

渭河中下游径流的年际变化,表现为南部小,北部大,即渭河南岸秦岭山地年径流量丰富而年际变化小;北岸黄土区年径流小而年际变化大。年径流的变差系数,秦岭北坡一般为0.30~0.40,其中石头河、清姜河等仅为0.30,黑河涝河沣河等为0.40,再往东的大峪河、石砭峪河等又减少到0.35。最大年与最小年的比值为3.0~4.0,在秦岭北坡的分布情况与变差系数的分布相适应。黄土塬区的变化最大,变差系数为0.45~0.60,最大年与最小年径流的比值为4~6倍。渭河干流水量大,径流的年际变化相对较小,变差系数0.30~0.35。
渭河径流的季节变化明显,干流以秋季流量最大,约占年径流的38%~40%,夏季占32.8%~34.2%,春季占17.7%~19.1%,冬季为8.3%~9.9%。南岸支流黑河及以西的河流,以夏季径流量大,秋季次之;黑河以东的河流则以秋季最大,夏季次之,春季径流的比重较大,可占到21%~27.3%。北岸支流以千河径流的年内分布最不均匀,秋季径流占52.6%,夏季径流只占23.5%,春季径流也较低,为14.6%。漆水河径流的年内分配比较均匀,春季占23.2%,与夏季25.1%相近,冬季径流高达15.8%,比千河春季径流还高,其原因在于下垫面因素的影响。

渭河泥沙

渭河华县站平均每年向黄河输送49200万吨泥沙,泥沙主要来自北岸的黄土区,以泾河及渭河上游最甚。泾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输送30900万吨泥沙(张家山站),占华县站输沙总量的62.8%,而流域面积只占华县站的40.6%。来自渭河上游的泥沙,林家村站每年20000万吨,占华县站年输沙量的40.6%,而流域面积只占华县站的28.8%。渭河南岸为秦岭土石山区,植被较好,河流含沙量很少,一般均在1.0公斤/立方米以下;年平均输沙模数,一般为每平方公里数百吨。灞河流经黄土区,其马渡王站含沙量为5.6公斤/立方米,年输沙模数为2110吨/平方公里。
渭河中下游泥沙特征表
集水面积
多年平均含沙量
多年平均
多年平均输
河流
测站
输沙量
沙模数(吨/
资料年限
备注
(平方公里)
(公斤/立方米)
(万吨)
平方公里·年)
渭河
林家村
30661
63.7
16500
5380
1934~1937
渭河干流
1944~1979
渭河
魏家堡
37006
43.9
16600
4490
1950~1979
渭河干流
渭河
咸阳
46827
31.1
16800
3590
1934~1979
渭河干流
渭河
临潼
97299
55.1
42900
4410
1961~1979
渭河干流
渭河
华县
106498
49.3
42300
3970
1935~1979
渭河干流
1939~1942
北洛河
25154
11
9590
3810
1950~1954
北岸支流
1957~1979
泾河
张家山
43216
148
28900
6690
1932~1979
北岸支流
漆水
耀县
797
51.6
161
2020
1960~1979
北岸支流
冶峪河
淳化
282
50.0
72.6
2570
1961~1979
北岸支流
漆水河
柴家嘴
3806
11.1
151
39.7
1956~1970
北岸支流
千河
千阳
2935
9.86
442
1510
1964~1979
北岸支流
1955~1961
清姜河
益门镇
219
0.66
9.47
432
1965~1979
南岸支流
石头河
斜峪关
686
0.63
28.4
414
1957~1970
南岸支流
黑河
黑峪口
1481
0.32
18.9
128
1956~1979
南岸支流
沣河
秦渡镇
566
0.38
9.47
167
1957~1979
南岸支流
灞河
马渡王
1601
5.81
312
1950
1955~1979
南岸支流
罗敷河
罗敷堡
122
0.49
1.83
155
1959~1969
南岸支流
渭河干流含沙量,由林家村(63.7公斤/立方米)、魏家堡(43.9公斤/立方米)至咸阳(31.1公斤/立方米)是逐渐减小的。其原因在于:首先是渭河出宝鸡峡进入关中平原后,河谷突然放开,河床比降大减,水流挟沙能力减小,上游带来的泥沙沉积于河槽内,使河水含沙量自然减小;其次是河段两岸支流的含沙量均较小,含沙量较大的北岸支流千河、漆水河也只有10~11公斤/立方米,使含沙量减小;还有是宝鸡峡引渭灌区,把部分泥沙带到灌区内,使含沙量减小。咸阳以下河流含沙量又急剧增加,临潼站达55公斤/立方米,华县站也有49.3公斤/立方米,主要原因在于泾河带来了大量泥沙,泾河张家山站含沙量高达148公斤/立方米。我们常使用的泾渭分明成语,系指泾河水清,渭河水浑,已变为泾河水浑,渭河水清了。
渭河及各支流输入中下游河段的泥沙,远远大于通过华县站输送给黄河的泥沙,即每年还有大量泥沙沉积在中下游河槽内,主要原因在于三门峡水库提高了河流侵蚀基点。

渭河洪水

渭河中下游降雨集中于7、8、9三个月,而且多大暴雨,洪水灾害较多。从实测资料看,渭河干流以1954年洪水最大,林家村水文站的最大洪峰流量为5030立方米/秒(1954年8月17日),咸阳站为7220立方米/秒(1954年8月18日),华县站为7660立方米/秒(1954年8月19日)。支流清姜河曾出现过504立方米/秒(益门镇1964年),千河冯家山1954年8月17日零时洪峰流量3960立方米/秒,石头河斜峪关1964年有1050立方米/秒,黑河黑峪口1980年有3040立方米/秒。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渭河宝鸡段,从公元1200年至1981年共发生过水灾22次,平均每35.5年一次,大洪灾年有清咸丰二年(1852年)、同治六年(1867年)及民国10年(1921年)等。本区的洪水灾害常常是连阴雨形成的,1700~1949年的14次水灾,有雨情记载的10次,其中有5次(1811、1933、1922、1939、1949年)属此情况,而且历时长,范围广,与邻省同时发生。由于渭河滩坎较低,一般洪水均可漫滩淹没农田。河床摆动不定,据调查,保安滩河段,1898年到1962年的64年中,较大的变迁有7次,摆动幅度最大达5公里以上,有“三十年河南、三十年河北”之说。1933年洪水淹没滩地及良田49.74万亩,危害及冲毁村庄181个。1954年洪水淹没总面积36.32万亩,冲毁村庄79个。
1981年8月,宝鸡市出现了特大洪水,千河、清姜河、石头河、汤峪河、通关河等均超出现有记载以来的最大洪峰流量。据统计,渭河干流魏家堡8月17~21日,平均流量为621~2540立方米/秒,一日最大洪量2.19亿立方米,为历年一日最大洪量的0.74倍,三日洪量5亿立方米,为历年三日最大洪量的0.82倍,7月日洪量为10亿立方米,为历年7日最大洪量的1.16倍。清姜河益门镇站,15~21日7天共出现5次洪峰,一日最大洪量1890万立方米,为历年一日最大洪量的0.93倍,三日最大洪量5110万立方米,为历年三日最大洪量的1.33倍,7日最大洪量8480万立方米,为历年7日最大洪量的1.69倍。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避免了一场洪水灾害。千河上游的段家峡水库,把千河436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削减为36立方米/秒,保护了陇县县城;下游的冯家山水库和王家崖水库,又把117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削减为309立方米/秒,并错峰58个小时;石头河鹦鸽嘴水文站136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被正在兴建中的石头河水库削减了2/3;漆水河好畤河水文站131立方米/秒洪峰,被羊毛湾水库所拦蓄。如果没有这些水库的拦洪削峰,渭河干流魏家堡站将出现648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将超过54年洪水578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而实际只出现了450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

渭河关中盆地的内涝

1983年7月~10月,关中盆地连续降雨,发生大面积的内涝,受灾面积1144.8万亩,倒塌损坏房(窑)近58万间,死亡600余入。毁坏各种渠道174公里,各类建筑物735座。西安市区因排水工程系统不畅,北城河漫溢,东西大街水泥路面下陷断裂,造成部分地区电杆倒折、停水、停电和停产损失。
内涝危害最严重的明水出露非常广泛,据不完全统计,明水面积达1635900亩。大面积的明水分布有两个中心,一是周至、户县、兴平;二是二华夹槽(华县、华阴)。就其危害而言,渭北宝鸡峡、冯家山、泾惠、洛惠、交口抽渭等灌区,内涝较为严重,出现明水面积34.5万亩,占关中地区明水面积的21%。地下水埋深2米以上的渍涝面积,洛惠灌区占22.12%,交口抽渭占48.25%,泾惠灌区占4.66%。
关中盆地内涝的成因较为复杂,地质地貌是形成内涝的地形基础,降水、灌溉是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巨厚的陆相沉积物,提供了河流、降水入渗的条件,在多雨年份,地下水位上升,形成大面积内涝区。

渭河主要支流

渭河甘肃省境内

甘肃省境内,主要支流有秦祁河、大咸河、散渡河、义陇河、榜沙河、散渡河、葫芦河、藉河、牛头河等。 [5] 
秦祁河,渭河支流,源于临挑县境东南部的胡麻岭,东南流入陇西县,寒水沟由东北汇入,至别羊口入渭河。河长67.5公里,平均比降5.95喻,流域面积858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0.183亿立米,流量小、水质差,不能灌溉,洪水含沙量大。 [6] 
咸河,渭河支流,在陇西县东部。源于陇西北部大岔,南流至陇西县赤山子汇人渭河,全长69公里,平均比降5.28%,流域面积1 159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0.233亿立米,水量少质差,不能灌溉,洪水时含沙量多。 [7] 
榜沙河,渭河支流。在甘肃省中部。上游名下河里,源于岷县眠峨山北麓,西北流,汇申都河后称间井河,东北流人漳县,称黑虎河,至榜沙镇纳胭脂河后,称榜沙河。再北流有靛带河和潭河由西汇人,东北流至鸳鸯镇东注入渭河。全长102.6公里,流域面积3597平方公里,年径流最5.33亿立方米,以降雨补给为主,中上游流经北秦岭山地,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山区植被良好,何流含沙量小。 [8] 
散渡河,渭河支流,位于甘肃省中部,上游名牛谷河,辣于通渭县西的牛营大山,东南流过县城,经新城转为南流人甘谷县境。过安远,至甘谷县渭河北岸新兴镇人渭河。全长142公里,流域面积243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848亿立方米,以降雨补给为主,70% 的径流集中有5、10月,流经陇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年输沙量2 436万吨,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1000公斤。 [9] 
葫芦河,渭河主要支流。古称陇水、长离水、瓦亭川,亦称长源河、武延川、苦水河等.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甘肃省东部。因河流迁回曲折,沿河峡谷、盆地相间、故名。上源乌龙河,源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月亮山,东南流纳滥汲河,人甘肃省静宁县称葫芦河,南流有东峡河、甘渭河、庄浪河、水洛河、五营河、甘沟河、治平河汇入。再南流人秦安县,汇郭嘉河、西小河、清水河等,至天水市石佛镇南,注人渭河。全长301公里,流域面积1.07万平方公里,省内长209公里。年径流量5.03亿立方米。流经陇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年输沙量7270万吨,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1210公斤,河谷盆地人口稠密,地势平坦,土坡肥沃,有灌溉之利。秦安大地湾古文化遗址,就位于葫芦河支流五营河南岸的阶地上。 [10] 
水洛河,葫芦河支流。在甘肃省中部,以古释站水洛亭得名。古有水洛川之称,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境的六盘山西麓,西南流人甘肃省庄浪县境,汇东峡水、外儿河、章麻河,至水洛城西南与水洛南河汇合,再西南人静宁县,汇入五营河后转向东北流,注人葫芦河。全长79公里,流域面积1793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08亿立方米。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 [11] 
耤河,渭河支流。在甘肃省东南部,源于甘谷县南瘦驴岭,东北流人天水市境,经关子镇折向东南流,有金家河由西南注入,又东流汇南沟河,罗玉沟河,至天水市北道区人渭河,全长80公里,流域面积1267平方公里,年径流童1.33亿立方米,下游河谷宽阔,农业发达,有天水市秦城及北道埠重要城镇。 [12] 
牛头河,渭河支流。亦称清河、桥水、东亭水、西江。在甘肃省东南部.源于清水县东南牛头山,故名,因上游流经陇山林区,河流含沙量小,水流清澈,故又称清水河。东北流经山门折向西,又北纳汤浴河、樊河、后川河。再西南流汇稠泥河,至天水市北道区社棠镇注人渭河。全长86公里,流域面积1846平方公里,年径流最2.37亿立方米。 [13] 

渭河陕西省境内

陕境渭河流域右岸南山支流较多,从西到东有清姜河、清水河、伐鱼河、石头河、西汤峪、黑河、涝峪河、新河、沣河、皂河、灞河、零河、湭河、赤水河、遇仙河、罗纹河、罗敷河等,大都水清、源短、流急,较长的黑河125公里,灞河104公里,其余皆不足百公里。左岸为黄土阶地原区,支流稀少,从西向东有通关河、小水河、金陵河、千河、漆水河、泾河、石川河、北洛河等,大多水量相对较小而含沙量很大,流长在百公里以上。 [1] 
千河,渭河左岸支流,位于关中西部,因流经千山脚下而得名。源出甘肃六盘山南坡石嘴梁南侧,东南流至唐家河入陕境,斜穿宝鸡陇县中部,经千阳、凤翔,于宝鸡市陈仓区冯家嘴注入渭河。河流全长152.6公里,平均比降5.9‰,流域面积3493平方公里,其中省内分别为129公里与3272平方公里,平均年径流量4.85亿立方米,陇县以上流经陇山山地,植被较好,为山货林产区;陇县、千阳间为黄土原梁浅山丘陵区,千阳以下流经黄土台原区,冯家山附近两公里长一段呈峡谷状,以下则河谷展宽,水流分散,主岔不明。主要支流有石罐沟、咸宜河、捕鱼河、峡口河、普洛河等。
漆水河,渭河左岸支流,位于关中西部宝鸡、咸阳两市之间,古时曾叫漆沮水、武亭水、杜阳水,源出麟游县招贤乡石嘴子村西南山沟中,名招贤河;东南流过良舍乡转向东流,名杜水河;到麟游城,纳永安河、澄水河后始名漆水河。城西镇头天台寺有九成宫故址,为隋唐时皇帝避暑胜地,旁有《醴泉铭》碑,系唐魏征撰文,欧阳询手书,被世入誉为“双绝”,为楷书典范之一。漆水再东南流与扶风、乾县和永寿飞地搭界,本段又名好畤河;更南偏西行入武功境漠西河、水至大庄乡南立节村注渭。全河长151公里,平均比降4.7‰,集水面积3824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约2亿立方米。桃树坡以上90公里为上段,属黄土梁状的土石山区,河谷窄深,基岩裸露,植被较好;桃树坡至北郑村为中段,长20公里,穿流于黄土原间,中部形成原间盆地,谷坡破碎陡直,库容1.2亿立方米的羊毛湾水库即建于此;北郑村以下40余公里为下段,河流进入关中盆地,地势平坦,农田水利开发较早。
黑河,渭河右岸支流,流域全在周至县境内。古称芒水,以其出秦岭芒谷而得名;又因其水色黑,故称黑河。源头在太白山东南坡二爷海(海拔3650米),南偏东流经厚畛子,过骆驼脖子直至峪口,长91公里,纳大小支流34条,集水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大部分为茂密森林所覆盖,已有675平方公里划为国家自然保护区,水源充沛,水质清纯,为西安市重要水源地。河水出峪后穿过浅山丘陵区黄土台原,河道展宽至1000米以上,至沙谷堆、董家园变成了三岔河,河水漫漶,河道游荡,砂砾一片。再东流纳南来的清水、峪、田峪、赤峪等河,在尚村乡石马村投入渭河。全河长125.8公里,集水面积2258平方公里,径流深362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8.17亿立方米,1964年最大径流量12.1亿立方米,1929年最小仅3.04亿立方米,最大洪水流量3040立方米每秒(黑峪口,1980)。民国31年(1942)黑惠渠建成后,计划灌溉农田16万亩。干流自然落差1100余米,可开发水能2.99万千瓦。
沣河,渭河右岸支流,位于关中中部西安西南,正源沣峪河源出长安县西南秦岭北坡南研子沟,流经喂子坪,出沣峪口,先后纳高冠、太平、潏河,北行经沣惠、灵沼至高桥入咸阳市境,与渭河平行东流,在草滩农场西入渭。全河长78公里,平均比降8.2‰,流域面积1386平方公里,平均径流量4.8亿立方米。沣峪口以上32公里流经石质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峡谷、宽谷相间,水流清澈湍激,山势奇伟,景色秀丽。出山为山前台原带,河床砂砾淤积,河水入渗地下,两岸滩地土层薄,地下水源丰富,地热水蕴藏较广。秦渡镇附近有沣惠渠首大坝,创建于民国30年(1941),为关中八惠之一,灌溉面积23万亩。大坝以下,水流平缓,河道展宽,河床淤积更甚,形成地上河,常受洪水威胁,五楼堡洪峰曾达1430立方米每秒(1957年7月16日);平时常流量仅10余立方米每秒。沣河的走向,史书有“东北支津”与“沣水东注”之说,但实地考察,中段并无改道迹象,河流变迁主要在下段,即过了丰镐遗址,曾向西北流经沙河会新河入渭,北魏以后,主河道由客省庄北流入咸阳境,或北流或东北流入渭。入渭前系河滩漫流,入渭口摇摆多变,极不稳定。沣河是一条久负盛名的河道,相传古时洪水泛滥,经大禹疏凿乃成。《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说:“沣水东注,维禹之绩。”《尚书·禹贡》说:“漆沮既从,沣水攸同”。《集传》说:“沣水东北流,经丰邑之东,入渭而注于河。”周代丰、镐两京即建在紧靠沣河东西两岸,秦阿房宫,汉、唐长安城离沣河亦不远,昆明池遗址在沣河东岸。
灞河,渭河右岸支流,位于西安市东南部,源出蓝田县东北隅,渭南、华县交界处的箭峪岭南侧九道沟,南流至灞源乡急转西北,经九间房至玉山村折向西南,隔岸即公王岭蓝田猿入遗址,再经马楼、普化到蓝田县城,纳辋峪河又转西北,过三里镇、泄湖、华胥进入西安市区,穿灞桥、纳浐河北流,于贾家滩北入渭。灞河古名滋水,秦穆公时改滋水为霸水,以显霸功。后霸水又衍为灞河。远于上新世,由于骊山断块的隆起和秦岭的抬升,河水不断向左岸偏移,使左岸支流少而长,右岸支流多而短。全河共有支流60条,较大的有蓝桥河、辋川河、浐河,皆在左岸。灞河全长104公里,流域面积2581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7.43亿立方米,年输沙量278万吨。平均比降6.2‰。洪水频繁,民国24年(1935)和1953年曾出现2160立方米每秒29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而常流量不足10立方米每秒。横跨在灞河上的灞桥古今闻名。据《三辅黄图·桥》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入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柳、留谐音,取挽留之意。《西安府志》说,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入肩摩毂击,甚为壮观。故唐入杨巨源和李白诗有“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入”与“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之感怀。《开元轶事》则说,灞陵有桥,来迎去送,至此黯然,故又称“销(迷)魂桥”。每逢春日柳絮飘雪,“灞柳风雪扑满面”也是长安八景之一。
石川河,古称沮水,一名宜君水、石川水、堰头河。渭河左岸支流。上源二支,东支漆水,又称铜官水,西支沮河为石川河正源。漆水以源头多漆树得名,源于耀县东北凤凰山东面的崾崄梁下,与宜君县西南哭泉梁的塔尼河汇合后入金锁关,南偏西流,合马杓沟、雷家河,穿过铜川市区,再合王家河、小河沟等,于耀县城南入沮河。全河长63公里,流域面积814.7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1‰,年均径流量0.38亿立方米。上段基岩裸露,中段为灰岩地段,河床多砾石,下段进入地堑式断陷盆地,河谷展宽。沿河两岸水泥窑场、废渣碎石遍布,阻碍行水,易发洪水灾害。沮水源于耀县西北长蛇岭南侧,由大坡沟、西川等数条小溪流汇集而成,南偏西流至庙湾转东南流,于柳林镇上下,东纳校场坪,西纳秀房沟(头道沟)水,在耀县城南与漆水河交汇,河长67公里,流域面积871平方公里,比降13‰,年均径流0.62亿立方米。两河汇合后始称石川河。东南流,于马槽村入富平,过庄里镇进入渭河平原,绕过富平城西,接纳赵氏河,在魏村入临潼,经康桥、相桥,转西南行,接纳从西面来汇的清河,在交口附近入渭。
石川河右岸支流清河,由清峪河与冶峪河汇流而成。清峪河又名清浊河,源于耀县照金镇西北的野虎沟,向南过白村为淳化、耀县界河,过岳村为三原、泾阳界河;冶峪河一名冶峪水,源出淳化县北安子哇乡老城湾,两源相隔不远,一在石门山东南,一在石门山之南。冶峪河出谷口有临江潭,峡谷飞瀑,景秀迷入,正南行绕淳化城转东南,过黑松林、石桥,入泾阳口镇、云阳,在三原安全滩汇清峪河,向南又急转东偏北行,河床深切百余米,由三原城北经大程入临潼,转东南流注入石川河。清河长147公里,长于石川河干流,集水面积1550平方公里,平均比降3.3‰,年径流量0.63亿立方米。石川河全长137公里,平均比降4.6‰,集水面积4478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15亿立方米。流域西宽东窄,呈不对称的巴掌形,东面石川、洛河之间古为金氏陂及卤泊滩,没有支流入渭;连同西面清河流域北原下之地,皆属郑国渠灌区。流域内已建有桃曲坡、冯村、黑松林、小道口等中小水库数十座。
泾河,渭河左岸支流,古称泾水,跨陕甘宁三省(区),源于宁夏泾源县六盘山东麓的马尾巴梁东南老龙潭(亦有南北二源之说,即北支出固原县大湾镇,南支出泾源县老龙潭),穿过甘肃东北部平凉、泾川城,从长武马寨乡汤渠进入陕西,东流至芋园乡景家河30余公里一段为陕甘界河,再南流转东南流,经彬县、永寿、淳化、礼泉、泾阳至高陵陈家滩汇入渭河,全长455公里(一说450公里 [14]  ),集水面积45421平方公里(一说4.78万平方公里 [14]  ),其中省境内河长272公里,集水面积9246平方公里,分别占全河长的60%和总面积的20%。河流域年均总径流量为20.7亿立方米,其中陕境产流4.27亿立方米,水土流失严重,年均输沙量约3亿吨,“泾清渭浊”考证多有,“泾渭分明”已成为分辨事物的成语。泾河洪水陡涨陡落,洪枯悬殊,常流量只有20立方米每秒,最高洪峰流量达14700立方米每秒以上(1911),张家山水文站有记载的最大流量为9200立方米每秒(1933年8月8日),最小仅0.7立方米每秒(1954年6月29日)。 [1]  主要靠夏季降雨补给,年径流量有60%以上集中在5~10月,流经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年输沙量9460万吨,最大含沙量为每立方米875公斤。有“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之说。径河谷地甘肃境内宽阔、平坦,灌溉便利,是重要的农耕区。 [14] 
北洛河,古称洛水,通称洛河,50年代改称北洛河,为渭河最长支流,源于榆林地区定边县西白于山最高处魏梁(海拔1907米)之南麓,东经107°36’,北纬37°13’,初名石涝川,东南流至铁边城合王坬子川后叫头道川,至延安地区吴旗县城关合乱石头川后始称洛河。流经定边、靖边、吴旗、志丹、甘泉、富县、洛川、黄陵、宜君、白水、澄城、蒲城、大荔等13县,在三河口附近注入渭河,河长680公里。流域平均宽80公里,呈条带状,总面积26905平方公里,除葫芦河境外有2381平方公里之外,均在省境内,干流平均比降1.5‰。洛河是一条古籍记载较多而又混淆较多的河流。一是与南洛河相混淆。《广韵·铎韵》说:“《尚书·禹贡》在‘导洛自熊耳’,《汉书》洛,本作雒。”清王筠《说文句读补正》说:“许君(许慎)但说陕西、甘肃之洛,是河南之雒本不从水也。段玉裁《小笺》说:“自魏黄初以前,雍州渭洛字作‘洛’,豫州伊雒字作‘雒’,绝无混淆,黄初(220~226)以后乃乱矣。”《魏略》说:“魏以行次为土,水之壮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佳’加‘水’,变‘雒’为‘洛’。”已将渭洛的洛河改称北洛河,以别于伊洛的南洛河。二是与石川河(漆沮水)相混淆。首先将两者混为一谈。《尚书·禹贡》曰:“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毛传》云:“漆沮,二水名,亦曰洛河。”其次上指漆沮(石川河),下指洛河。《太平寰宇记》载:“沮水自坊州升平县(今宜君县西)北子午岭出,俗号子午水,下会榆谷,慈马等川,遂为沮水,至耀州华原县(今耀县)合漆水,至同州朝邑县(今大荔东)东南入渭。”还有把雍州漆沮水(即武功漆水河)与石川河、洛河互相混同。 [1] 
零河,是临潼、渭南两县界河,古时叫泠水,因源于蓝田县厚子镇西南零沟而得名。流经大王、贠曲公社西侧,何刘公社东侧、北侧,三张公社南、西侧的深沟中,过白杨公社张义村西北入渭河。在县境内汇高湾沟、刘才沟、老虎沟、芋子沟、邢家沟等较大支流。主流长27公里,流域面积303.9平方公里。其中,在本县境内96.8平方公里,占32.3%。年平均流量为419万立方米,平均比降为2‰。全流域有1公里以内毛沟132条,1~3公里的支沟10条,3~5公里的支沟4条,5公里以上的支沟两条,共148条,长115,310米。
湭河,由稠水河、清水河在河西公社史家村汇合而成。自川道北流到川口王,经灰堆村穿渭南城到双王公社张庄村东北入渭。近年在湭河上游发掘的北刘、白庙、史家村仰韶文化遗址,证明氏族社会时,各部落傍水而居,称部族和氏族的首领为酋长,所以,古称“首河”或“酋河”。也有写“犹”河的,建国后才改写为湭河。全长40.4公里,流域面积259.5平方公里。平均比降3.47‰,年平均径流374万立方米。1972年3月在河西公社何家村调查,1884年最大流量为1,000立方米/秒,1949年流量为500立方米/秒,1957年流量为471立方米/秒,1962年流量631立方米/秒。年平均输沙量86万吨,平均侵蚀模数3,270吨/平方公里。汇入湭河干流的1公里以内毛沟64条,1~8公里支沟22条,3~5公里支沟两条,共88条。沿河均可拦埝渠,自流灌溉,种植水稻、蔬菜,培育竹林、果园。
赤水河,为渭南、华县界河。源于秦岭箭峪岭,出峪后西汇桥南东沟、寺峪、羊峪、葫芦峪、黑掌峪、稀屎沟等较大支流,经崇凝、线王、丰原东侧沟里,到程家公社蔡郭村,穿赤水镇北流至念头村东入渭河。总流域面积300.8平方公里,在本县境内54.4平方公里,占18.1%。全长41.4公里,在本县境内15。9公里。平均比降3‰,年平均径流量1,190万立方米。1955年在程家公社蔡郭村调查,1914年最大流量910立方米/秒。1962年在华县洪水村调查,8月15日洪水流量为341立方米/秒。年平均输沙8.13万吨。赤水河汇1公里以内毛沟148条,1~3公里支沟17条,3~5公里支沟7条,5公里以上支沟3条,共175条,河长72,880米。俗传的周处斩蛟血染河水,属附会,实因秦岭北麓有铁矿成分,故水呈赤色。 [15] 

渭河流域概况

入陕境至林家村为上游,河长123.4公里,落差791米,平均比降1.81‰,其上段主要为黄土高原沟壑区,河道川峡相间段;下段主要为秦陇山区,河流切入花岗闪长岩类基岩200米左右,形成宽仅五六十米、石壁峭立如拱门的石峡和峰峦耸接、山势陡逼宽一二百米的宝鸡峡。林家村至咸阳为中游,河长171公里,流域面积46856平方公里,落差224.4米,平均比降1.24‰,水流缓慢散乱,沙洲浅滩较多,河宽1500米~2000米,计入滩地可达4000米~5000米。魏家堡渭惠渠大坝以下110余公里河流南北摆动,变化频繁,群众亦有“三十年河南、三十年河北”的民谚。咸阳至港口为下游,河长208公里,落差56米,平均比降0.28‰,咸阳至泾河口段属游荡分汊性河道,主槽相对较稳定;泾河口至洛河口段,右岸较固定,左岸崩塌严重,唐时《三绝碑》距渭河7.5公里,现距河岸仅百余米;北洛河口以下河宽3000米~15000米,因受黄河顶托易生倒灌,三门峡水库建成后,渭河口以上河床淤积,抬高5米多,潼关卡口形成拦门沙,成为防汛心腹之患。
关中渭河形成于早更新世,距今约200万年前,流域内人类活动踪迹达80~100万年以上,有8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遗址,15万年前的大荔人遗址,六七千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群落半坡遗址,以及大量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等。关中又是中华民族实现国家大统一的奠基地,人文初祖炎黄二帝在此统领先民,征战耕织;周秦汉唐等10多个朝代凭借渭、泾、浐、灞、沣、滈、涝、潏八水之利,在此建都达千余年之久,使中国名列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1] 

渭河开发治理

渭河航运航道

历史上,渭河航运也曾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周秦时渭河航运已经开始,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大旱灾向秦国求救,秦国给晋国支援了大批粮食,“以船漕东转,自雍(今凤翔县南)相望至绛”,水运路线沿渭河顺流而下,溯黄河、汾水而上,直到晋国都城绛(今侯马市),说明渭河中下游水量较多,有航运之利。汉、唐王朝定都长安,每年需通过渭河运输数十万石,乃至数百石粮食到长安,渭河上粮船终绎不绝,能载重六七百石,战争年代的军船更是往来不断。例如,刘裕伐后秦之战,王镇恶就率领水军,乘蒙冲小舰溯渭而上,至渭桥登陆,一举攻克长安。唐代末年迁都洛阳,渭河水运衰退,大约到清代中叶以后,渭河已基本不能行船,只在夏、秋雨多水大的时候,仅有小木船在下游的某些河段上通行,可见渭河的水量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渭河灌溉工程

渭河流域的水利事业历史悠久,在陕西境内,除了前已论述的龙首渠、郑白渠外,较大的古代水利工程还有成国渠、漕渠等。
成国渠,修建于公元233年,从眉县杜家村附近引渭水向东流,过漆水河至今兴平县境入蒙茏渠,它是渭惠渠的前身。灌溉今眉县、扶风、武功、兴平、咸阳一带70万亩田地。该渠修于汉武帝时期,后来失修淤废。三国时魏卫臻又重新整修,向西延长近150公里,同时自兴平开渠东行,至泾渭交汇处以西注入渭水,使成国渠向东又延伸了50多公里。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在成国渠筑堰,建六斗门。唐代又进一步发展,咸通十三年(872年),又汇集了苇谷、莫谷、香谷、武安四水,增加了水源,灌溉武功、兴平、咸阳、高陵等县2万余顷土地,其效益可与泾白渠相当,称为渭白渠。唐以后成国渠始终延续,其利不断。
漕渠,公元前129年开挖,是关中古代的人工运河。汉武帝时,为把黄河下游出产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长安,供京城的需要而修筑。渠道从长安城西南昆明池起,东北流经今临潼、渭南、华县、华阴至潼关,直通黄河,长150余公里,沿途接纳浐、灞、沋、赤水等河流,水量充足,航运便利,成为当时重要的运输线,而且可灌溉漕渠两岸1万多顷农田。
到解放时,除洛惠渠、泾惠渠外,关中地区的主要灌溉工程有:
渭惠渠,1935~1937年修,自眉县引渭河水向东灌溉武功、兴平、咸阳等狭长地带的60万亩土地;
梅惠渠,1936~1939年修,自眉县斜峪关引石头河水,灌溉歧山、眉县斜峪关引石头河水,灌溉歧山、眉县9万亩田地;
黑惠渠,1938~1942年修,自周至县黑峪口引黑河水灌溉周至县8万亩农田;
沣惠渠,1941~1947年修,引沣河水,灌溉沣、渭三角地带4万亩农田;
涝惠渠,1943~1947年修,灌溉户县境入沣河两岸2万亩农田。
据统计,到20世纪末,关中地区设施面积万亩以上的灌区有108个,有效灌溉面积在万亩以上的有88个,其中1万~10万亩的灌区有78个;10万~30万亩的中型灌区有羊毛湾水库灌区、沣惠渠灌区、梅惠渠灌区、石川河灌区及黑惠渠等五个灌区。面积在5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有:泾惠灌区、宝鸡峡灌区、洛惠渠灌区、交口抽渭灌区及冯家山水库灌区等五大灌区,它们均分布在渭河北岸,自西而东连成一片。泾惠渠、洛惠渠前已论述,其余三大灌区介绍如下:
宝鸡峡灌区,分塬上灌区和塬下灌区两部分。塬下灌于区即原渭惠渠灌区,于1935年开工修建,1938年正式投入灌溉,1949年仅灌农田27万亩。建国后整修扩展,灌溉面积为57万亩。1958年修建了渭高抽工程,灌溉面积发展到53万亩。塬上灌区于1956年修建,1962年停工,1968年1月复工,1971年竣工通水。塬上与塬下两灌区于1975年4月合并,统称宝鸡峡引渭灌区。
塬上引水枢纽工程,在宝鸡市西11公里处,即从林家村渭河峡谷口筑坎设闸,拦河引水。总干渠设计引水流量为50立米/秒,校核流量60立方米/秒。总干渠长170.2公里,沿渭河北岸黄土塬坡蜿蜒东行至眉县上塬,此段长98公里,称为塬边渠道。渠道从常兴上塬后,跨越水、信仪沟、漆水河、大北沟、南沟至乾县坛子坊,分东西两干渠,东干渠长26.3公里,西干渠长18.5公里,均延伸到泔河畔上,可控制191万亩面积。
塬下引水枢纽工程,从眉县魏家堡筑坎设闸,拦河引水,总干渠设计引水流量45立方米/秒,可加大55立方米/秒。总干渠全长17公里,到扶风的孝母村,分南北两干渠,南干渠长67公里,至咸阳市西郊入渭河,北干渠长105.4公里,至泾阳狼沟入泾河,可挖制109万亩面积。
宝鸡峡引渭工程,是关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工程,灌溉咸阳市、宝鸡市和金台、宝鸡、岐山、眉县、扶风、杨陵、武功、兴平、秦都、乾县、礼泉、泾阳、高陵等十三个县区的300万亩土地。其中自流灌溉214万亩,抽水灌溉86万亩(包括群众抽灌26万亩,水库周围抽灌10万亩)。全灌区有总干渠二条,干渠4条,支渠和支分渠68条,斗渠1643条,有渠库结合工程——水库5座,总库容1.9亿立方米;有陂塘756座,总蓄水能力3032万立方米;机电井11000多眼,已初步形成引、蓄、提相结合的水利灌溉网,从根本上改变了千古旱原的自然面貌和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使渭北旱原成为陕西粮棉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
交口抽渭灌区,是1960~1970年分两期建成的一个大型电力抽水灌区。1984年1月,把原来的东方红灌区改为此名称。渠首在临潼县油槐乡西楼子附近,由渭河北岸抽水。全灌区共有28处抽水站,分八级抽水,平均净扬程35.2米,最高累计净扬程86米。干渠5条,支渠31条。灌溉渭南、临潼、蒲城、富平、大荔等5县的126.08万亩田地。排水干沟4条,支沟38条,控制面积79.8万亩。
冯家山水库灌区,于1970年7月开工,1975年完成第一期工程,1979年底全部竣工。它是一座以蓄水灌溉为主,兼作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库枢纽工程在千河下游宝鸡县桥镇冯家村下,筑坎拦河蓄水,坎高73米,总库容3.89亿立方米,其中有效库容2.86亿立方米。修渠引水灌溉,设计引水能力36立方米/秒,加大引水流量为47立方米/秒。总干渠长39.1公里。北干渠长50.8公里,南干渠全长27.8公里,均由混凝土衬砌。东灌区共有支渠29条,斗渠28条,西灌渠长2.25公里。渠库结合工程6座,总库容2133.5万立方米。灌溉宝鸡、凤翔、岐山、扶风、眉县、永寿、乾县等7县136万亩土地。灌区以千河为界,分东、西两灌区,东灌区有121万亩土地,西灌区仅有15万亩土地。自流灌溉面积65.33万亩,约占灌渠面积的一半。

渭河堤防工程

(一)历代堤防
渭河堤防工程始于唐代咸阳柳堤。据《重修咸阳县志·古迹》载:唐时咸阳筑堤防渭水溃决,植柳逾万,故名柳堤。清代华县、宝鸡等地筑堤防水。《续修陕西通志稿》载:乾隆二十一年(1756)八月,渭水溢岸,危及田舍,华州牧席绍葆劝民于沿河低洼处筑堤捍水,居然无恙。乾隆二十五年(1760)夏,淫雨多,渭河涨,水从无堤段漫出,州牧闻讯后亲赴华县侯坊、吴家桥和大荔胡村等处,与各村耆老共谋接筑渭堤,数千人费工一月,增新补旧,接筑赤水以东、方山以西渭河大堤50余里,民乐安堵,齐颂席功。
清宣统年间,宝鸡县曾请准拨款在阳平镇修筑河堤。民国24年(1935)陕西省水利局会同宝鸡县在阳平镇南修建丁坝5座,全长1145米,坝体以直径约0.2米、长约6米的木桩排成两行,插于河内,排距2米,桩跨0.7米,排桩之间纵横平铺梢料,上压石子。5坝成后,河泓流势已见南迁,北岸各坝间河床逐渐淤高,使阳平镇得到保护。
  民国25年(1936)渭惠渠拦河大坝建成后,先后在大坝上下游两岸建丁坝34座,并建起了护岸防护林带,用以稳定河势,防止塌岸,保证引水。
(二)当代堤防
963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成立由水利、农业、林业、畜牧、交通等部门和沿河各专区、市、县(区)领导组成的渭河治理领导小组,1972年在领导小组下专设治渭办公室。1973年,周至、武功、兴平、咸阳、西安、高陵等县市成立渭河管理站。至1995年,渭河共有管理机构15个,管理人员169名。
1954年渭河洪水(简称“54型”洪水)以后,开始对渭河进行全面规划治理,并采取统一目标,分段设防,县(市)包干,逐步实施,集中会战与经常维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理。至1995年,中游段的堤防基本建成,下游包括南山支流的治理逐步得到加强,并初步建成了防洪抢险通讯预警系统。
1.中游段治理
1954年陕西省水利局提出整治河道、利用滩地为目的的防洪工程规划,由国家投资,组织沿河社队开展重点治理。到1963年,共建成砌石护岸、坝垛、丁坝等重点工程44处,总长50公里。由于工程标准和质量较低,建成不久大都被洪水冲毁。
1965年,省治渭领导小组制定《渭河中游河道治理规划报告》,提出以防御5年~10年一遇洪水为主,远期稳定中水河床,以防御“54型”洪水为目标,布设生产堤和防护堤两道防线。生产堤以防御3年~5年一遇洪水为标准,堤内河床宽500米~1500米,堤外布设固滩生物带,以保护、改良滩地;防护堤以防御“54型”洪水为标准,堤内河宽1000米~1500米。1965年~1972年新建堤防45处,总长190公里,初步稳定了中游河道,改变了“三十年河南,三十年河北”的局面。
1972年,省水电局制定《渭河中下游主河道治理规划》,以稳定河槽,缩窄河宽,实现河道渠槽化为目标,归并生产堤和防护堤,重新划定洪水防护线。防御标准仍按“54型”洪水分成4段,过水流量林家村—千河口—漆水河口—黑河口—咸阳铁路桥分别为5030立方米每秒、5780立方米每秒、6200立方米每秒、7220立方米每秒;林家村一渭惠渠大坝一黑河口一咸阳铁路桥划分3段,各段堤距分别为600米、700米、1000米。其中眉县种马场以上、八一抽水站、黑河口等处因有夹心滩或支流汇入放宽至1700米左右。主要工程有砌石护岸、短坝、轻型工程等38处,长120.6公里。截至1986年,新建堤防及护岸工程180公里,连同加固利用原有堤防,渭河中游堤防累计达到256公里,约占需要治理河段的78%。其中护岸坝垛3013座,护岸林带220公里。计完成工程投资2760万元,土方2100多万立方米,石方220万立方米。从1987年起,每年投入数百万元资金,以建立河堤化为目标,对渭河中下游段连年进行集中治理会战。经过6年艰苦奋战,累计投资6856万元,共移动土方1866万立方米,石方123.4万立方米,加高培厚原堤段152.4公里,加固坝垛1088座,新建河堤88.4公里,坝垛3300座,新修淤背埂120.8公里,大部土堤内坡作了砌石处理,新修防汛路8条,改善防汛路50条,在三门峡库区修建避水楼6466座。至1995年,渭河中游段西起宝鸡市,东至咸阳市,南岸河堤基本贯通联成一体,北岸河堤伸至兴平田阜,中游段堤防总长约300公里,防洪标准已由过去的5年左右提高到15年~20年。
2.下游段治理
渭河下游指咸阳铁桥至潼关卡口共208公里。渭南以下过去一直是地下河,华县站平槽过水能力约在5000立方米每秒~5500立方米每秒,自流排水畅通。新中国成立初除在槐衙渡口、华县水文站和树园修建共计3公里护岸工程外,其它河段均未设防。
1958年,陕西省入民委员会为减少陕西三门峡库区移民搬迁,降低淹没损失,决定按渭河两岸地面335米至338米高程和三门峡水库坝前340米水位修筑防护堤。防护堤由黄委会西北黄河工程局设计,陕西省水利厅、省三门峡库区管理局和沿渭各县分期组织实施。到1978年,在渭河北岸建成大荔拜家至渭南姜郭60公里、临潼三王至高陵吴村杨10公里堤防,在南岸建成方山至渭南田家90公里(其中包括支流50公里)和渭南孟家至白杨寨20公里堤防,总长180公里,堤顶宽6米,临、背边坡分别为1∶2.5和1∶2,初步形成库区渭河堤防,可防御渭河7000立方米每秒~8000立方米每秒洪水。
1960年三门峡水库建成蓄水以后,渭河下游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至1964年黄河淤积,潼关卡口抬高4.6米,形成拦门沙,渭河入黄口上移5公里,渭河变成地上悬河,导致12条南山支流入渭不畅,洪涝灾害频生。1964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召开陕、晋、豫、鲁4省治黄会议,提出“确保西安、确保下游”治理原则。1965年、1969年,国家对三门峡水库枢纽进行了两次改建,并改变运用方式,但三门峡库区泥沙淤积仍在发展,至1991年已达51.41亿吨,其中渭河下游15亿吨。
1967年8月、9月,黄河龙门至潼关间丰水丰沙,形成对渭河涌水倒灌,渭河尾闾仓西至西杨8.8公里河道全部淤积,水流分股,农田受淹面积达70多万亩,威胁10多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年12月,由黄委会和陕西省水电厅组织西北水科所、三管局、地质部地质5大队、渭南地区水电局和陕西农建师等单位进行勘测规划后,提出了开挖深1.5米、宽20米~30米、比降0.12‰的引河,堵复西杨村土堤的疏流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工程于1968年4月开工,由渭南、临潼、华阴、华县、大荔、潼关6县和省农建师组织6400人施工,至7月底完成引水归流河道工程,总计投资30万元,开挖土方16万立方米。
渭河仁义湾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形成,河湾平面呈环形,曲线总长12公里,直线距离仅2.5公里,弯曲系数4.8,严重淤积阻水。1969年由省三管局设计裁弯工程,引河长3.05公里,底宽30米,平均深5.5米。1973年由省农建师施工,1974年8月挖成小断面引河,经4次洪水扩冲,于1975年形成宽380米的新河道。工程总用工12万个,机械台班5000个,开挖土方48万立方米。裁弯后河道缩短9公里,泄洪畅通,扩大耕地6000亩。
1969年三门峡水库枢纽完成一期改建以后,临潼、渭南等地群众按“54型”洪水标准于耿镇桥上下正常水位335米以上修建生产堤130公里,其中桥以上长20公里,以下110公里,可保护耕地19.9万亩。同年,陕西农建师和驻军在三门峡库区335米高程以下沿渭河北岸仁义村至果园、南岸方山村至潼关龚庄渡口分别修建20多公里生产堤,保护耕地30万亩。1972年,在耿镇桥至咸阳铁路桥间又按防御7220立方米每秒洪水修建生产堤30公里,生产堤增至160公里。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移民安置问题的会议纪要》,近10万名移民返库安家落户,库区防洪形势更为严峻,成为陕西心腹之患。1986年国家拨专款1.2亿元安置返库移民,至1994年规划工程基本完成,其中建有防洪设施村台67个,加固朝邑围堤35公里,避水台63座,防汛撤退道路60.73公里。
1964年至80年代末,渭河下游干、支流上共建堤防178公里。1990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制定了《渭洛河下游治理规划》,1991年由水利部、黄委会审查通过并报国家计委待批。1992年至1993年加高培厚渭河围堤工程55公里,之后,又对柳叶河、罗敷河、长涧河等南山支流堤防进行加高培厚和拓宽疏浚。
二、支流
陕境渭河干流南北两岸15条主要支流已建堤防工程443.24公里,其中50公里以上的有沣河103公里,灞河66公里,涝河63公里;10公里~50公里的有千河47公里,黑河44公里,漆水河40公里,浐河38公里,太平河14公里;10公里以下的有王家河8公里,泾河6公里,沮河5公里,北洛河4公里,金陵河3公里,清姜河与石头河各1公里。以上堤防共保护45.86万亩耕地、79.96万人口和36座城镇。
灞河平原段河流弯曲摆动,洪水灾害频繁,堤防工程自清末增多。清光绪二年(1876),李有成主持修建了红岩子至杨家村马家堰堤防,长3219米,堤顶宽1.53米,可保护农田2212亩。民国时期专门成立灞河堤防协会负责工程维修。民国6年(1917),修建了沙河沧堤8公里。民国10年~15年(1921~1926),多次堵复冲决,至16年(1927)筑堰堵复决口267米,耗大洋6934元。民国26年(1937)5月,右岸香湖湾河堤决口21米,省水利局征工抢修,修成土堤105米,丁坝3座长45米。同年8月,申家村、毛家湾决口,省水利局征集民工,开挖引河修筑阻水坝埝300余米,大堤护岸300米,以月堤连接上下堤防,长约70米,高出原河床1米。民国27年(1938)8月,灞河读书村附近陇海铁路桥下右岸堤防决口,省水利局派员抢修,开挖引河1100米,修筑导水坝200米,筑坝护岸1000米,次年5月完工。民国28年(1939),省水利局拟定了灞河上下游防洪治理甲乙两种规划,陕西省政府批准甲种计划,并于民国28年、29年先后拨款2.47万元和5万元,对河堤作了一次较大的加固改善。
新中国成立以后,灞河堤防建设仍以中下游为重点。1949年秋,安家村、将军庙、安邸村等河堤多处决口,灞河夺浐、浐河复决。1949年12月至1950年4月,人民政府拨小麦3000石(1石折合300斤),修丁坝15座、土堤4公里和护岸工程90米。1951年至1954年,按防御1949年1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流量,对堤防进行了全面改建与加高培厚,累计新建和加固堤防70公里,修建丁坝107座,护岸工程165米,完成土方60万立方米,石方0.9万立方米。至1973年累计完成土方120万立方米,石方20万立方米,改造滩地1.58万亩。1975年1月省水电局拟定了灞河中下游河道全面治理规划,计划对蓝田固京至灞河入渭口34公里河段,按20年一遇洪水布设工程,新修加固堤防58公里,堤顶宽3米~6米,堤距300米~500米。工程由灞桥区与未央区负责建设,1988年全部完工。
1962年11月,灞河上游沿河社队联合修建了惠家斜段70米挑流坝,改造滩地700多亩。后张家斜、张家湾、拾旗寨等村又联合修堤7公里,改造滩地1100余亩。1963年至1965年,泄湖、三里镇、普化、李后、马楼、玉山等乡村,采取沉捆坝、铅丝笼坝、干砌石坝等形式,对17处河道进行了治理,完成土方40多万立方米,砌石6万立方米,共用工70多万个,投资31万元(其中群众集资5万元),修筑堤防15公里,保护村镇10多个,改造滩地3000多亩,保护耕地7000多亩。1977年10月,蓝田县成立灞河治理临时指挥部,组织沿河的九间房、玉山、马楼、普化、大寨、城关、三里镇、泄湖、安村、孟村、华胥等12个公社,日上劳3万多人开展治河工程。至1978年春,共建干砌石堤50多公里,浆砌石堤15公里,丁坝350座,植树40万株,总计投资100多万元(其中群众集资66万元)。但由于强调“百里灞河一条线”,1980年大寨乡清河改道工程即被冲毁,河水复归故道,淹没农田100多亩。 [16] 
2017年12月17日,陕西渭河入选首届“寻找最美家乡河”大型主题活动年度10条“最美家乡河”榜单。 [17]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收起
词条标签:
科学百科地球科学分类 河流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