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文

编辑 锁定
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栽培学家,1944年6月生于北京市。1982年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研究 生毕业。1985年7月至1987年2月,美国肯塔基大学访问学者,2000年12月至2001年5月,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访问教授。 现任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部种植业专家顾问组成员、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小麦栽培学组组长,山东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团员,山东省政府农业良种产业化开项目小麦执行专家。
长期从事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和实践,系统研究了小麦产量、品质生理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出了以氮肥后移为关键技术的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被农业部定为我国小麦生产主推技术,在黄淮海麦区推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持“小麦衰老生理与超高产栽培技术”课题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位完成人),“小麦品质生理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课题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位完成人),“优质小麦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课题获2010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1位完成人),参加“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的理论与技术”课题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4位完成人)。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47篇,主编与参编了编著20部。 [1] 
中文名
于振文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44年6月
职    业
工程院院士
毕业院校
山东农业大学

于振文个人简介

编辑

于振文研究项目

长期从事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和实践,系统研究了小麦产量与品质生理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出了调控小麦衰老进程、提高粒重的超高产栽培理论,创建了以氮肥后移为核心技术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被农业部定为主推技术,在黄淮海麦区推广,经济效益显著,对我国小麦生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系统进行小麦产量生理研究,创建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系统研究了高产条件下小麦旗叶与根系衰老的生理机制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提出小麦衰老的阶段性、生理特点及与粒重形成的关系,发现深层根系对衰老调控的主导作用,氮素、水分、群体等因素调控衰老进程的机理;提出了延长缓衰期,缩短速衰期、保持较长的光合速率高值期、提高此期籽粒灌浆速率、提高粒重的有效途径。
探索出同步提高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增加开花至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和向穗部的分配,提高粒重的理论,奠定获得超高产的理论基础。创建以氮肥后移为关键技术的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1997~2001年在鲁、豫、冀、皖北、苏北推广1.5亿亩高产麦,指导不同层次高产田(400~600千克/亩)小麦单产的提高,累计增产69亿kg,获得显著经济效益。
“小麦衰老生理和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位),2005年被农业部定为全国小麦生产主推技术。利用该技术,2005年和2006年分别在兖州市小孟镇创出1.81亩泰山23小麦实打验收亩产735.66千克和4.21亩济麦22小麦亩产727.43千克,为我国小麦高产树立了样板。

于振文研究成果

深入研究小麦品质生理,创建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针对我国小麦生产中过量施氮、氮肥全部底施或底施比例过大、灌溉量与灌溉时期不当,导致小麦品质不稳定,产量不高,氮素淋溶多,水肥利用率低的问题,系统研究了小麦品质生理,提出增加拔节至开花期植株氮素积累量,促进灌浆中后期蛋白质降解,提高营养器官贮存氮素向籽粒的转移量,调节籽粒氮/硫比值适宜,提高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及谷蛋白/醇溶蛋白含量比值,改善蛋白质品质的途径。创建优化的强筋和中筋小麦品质与产量同步提高的栽培技术体系,包括减少底肥氮数量、增加追肥氮比例,生育前中期低定额后期控制灌溉,精量施用氮、硫、磷、钾肥,获得了优质高产,减少了土壤氮素淋溶、提高了水肥利用率的效果。2002~2005年,在黄淮海麦区累计推广1.4亿亩,增产小麦39亿kg,获得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为我国优质小麦生产作出重要贡献。“小麦品质生理与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位)。
“九五”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专项1项,山东省科技厅课题1项。主持完成的“小麦衰老生理和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小麦品质生理与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参与完成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鲁麦22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组织北方13所农业高校编写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完成《小麦产量与品质生理及栽培技术》专著,主译《作物生理学》(美)。主编、参编或编著20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206篇。培养博士生26名,硕士生33名。
于振文教授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发言 于振文教授在兖州指导麦田管理 中国工程院12月29日公布新增选的院士名单,我校农学院于振文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至此,我校教师队伍中已有中国科学院、 ...

于振文突出贡献

于振文教授在兖州指导麦田管理
中国工程院12月29日公布新增选的院士名单,我校农学院于振文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至此,我校教师队伍中已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所培养的学生中已有6人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于振文教授是我国著名小麦栽培专家余松烈院士的学生,他长期从事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和实践。现为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小麦栽培学组组长;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于振文教授继余松烈院士创立小麦精播高产理论后,又系统进行小麦产量生理研究,他创建的“小麦衰老生理和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2001年在鲁、豫、冀、皖北、苏北推广1.5亿亩,指导不同层次高产田(400-600kg/亩)小麦单产的提高,累计增产69亿kg,2004年和2005年被农业部定为全国小麦生产主推技术。他深入研究小麦品质生理,创建优质高产栽培技术,2002-2005年,在黄淮海麦区累计推广1.4亿亩,增产小麦39亿kg,为我国优质小麦生产做出重要贡献。该项目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和他领导的农业部小麦专家组为2004至2007年连续四年全国小麦增产,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对我国农业科技、教育和生产做出贡献,1998年2月获政府特殊津贴,4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9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2004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200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7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称号。
于振文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进一步奠定了我校栽培学科在国内同领域研究中的 领先地位,奠定了小麦研究在栽培生理中的重要地位。

于振文国家奖项

编辑
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要通过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为国家的粮食增产作贡献,这是我们的责任。”于振文和小麦打了三四十年的交道,一直在研究如何运用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使小麦高产再高产。
1979年,于振文考取了著名小麦专家、山东农业大学余松烈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参与余先生主持的“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课题。1985至1987年,于振文赴美国肯塔基大学进修作物生理学。
于振文研究认为,同步提高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增加开花至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和向穗部的分配,提高粒重,是获得超高产的理论基础。根据这一理论,课题组创建了以氮肥后移等为关键技术的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利用该技术,2005年和2006年分别在兖州小孟镇王海村和陈王村创出1.81亩“泰山23”小麦实打验收亩产735.66公斤、4.21亩“济麦22”小麦亩产727.43公斤,为我国小麦高产树立了样板。这一技术在鲁、豫、冀、皖北、苏北推广1.5亿亩,指导不同层次高产田(400—600公斤/亩)小麦单产的提高,累计增产69亿公斤,获得显著经济效益,并被农业部定为全国小麦生产主推技术。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于振文和课题组系统研究了强筋和中筋小麦蛋白质品质、淀粉品质、粒重形成的生理机制,发现过量施氮、氮肥全部底施或底施比例过大、灌溉量与灌溉时期不当,是导致小麦品质不稳定,产量不高的主要因素。
根据这一研究,他们提出了品质和产量同步提高的关键技术,2002—2005年,该技术在黄淮海麦区累计推广1.4亿亩,增产小麦39亿公斤,显著提高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的品质稳定性,增强了国产优质小麦的市场竞争力。由此,继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于振文主持的“小麦品质生理和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课题荣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于振文田野工作

编辑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不仅要在理论上创新,更要善于把技术成果用于实践,为生产发展作贡献,要把论文‘写’在田野间。”这是于振文多年从事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的一个深刻体会。
1992年,于振文担任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成员,2003年担任农业部小麦专家组组长。他还是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小麦分团团长。2004年1月,于振文带领专家组在河南、安徽考察时发现小麦冻害比较严重。回到泰安后,听说湖北小麦也发生冻害,他马上又赶到湖北的襄樊查看苗情,并提出要立即采取管理措施,用增施氮肥、促进分蘖的办法减轻冻害造成的损失。
联系到连续几年小麦都发生冻害,于振文意识到,这可能是气候变暖,小麦冬前生长过旺导致。他通过对山东龙口、济宁两地常年气候变化及小麦适宜播期的数据分析得知,随着年份的推移,小麦越冬前的气候明显变暖,适宜播期呈逐年推迟的趋势。据此,在今年5月农业部召开的全国小麦生产形势分析会上,于振文提出两项建议:一是组织力量对气候变暖条件下小麦生产进行研究试验;二是今年小麦播种期推迟5天左右,以防止冻害发生。这两项建议最终都得到采纳,今年小麦冬前苗旺现象大大减轻。

于振文于振文人民网新闻

编辑
于振文是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作物学会小麦栽培学组组长;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小麦分团团长;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从事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和实践47年。系统进行小麦产量生理研究,提出延长缓衰期,缩短速衰期,保持较长的光合速率高值期,提高此期籽粒灌浆速率,提高粒重的途径;创建以氮肥后移为关键技术的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被农业部定为主推技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系统研究了小麦品质生理,创建强筋和中筋小麦品质与产量同步提高的栽培技术,在黄淮海麦区推广,提高了优质小麦的单产和品质稳定性,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编制《全国小麦生产技术参考》;带领专家组奔波于我国小麦主产区,查苗情、墒情、病虫情,及时指导生产,为我国连续七年小麦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组织农业高校编写《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主编参编著作20部,发表论文230篇。培养博士生33名,硕士生45名。
1998年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2004年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200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7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2009年获农业部中华农业英才奖。

于振文学生评价

编辑
“我是余松烈老师的学生,我的成绩离不开余老师的教育指导。”提起老师,于振文充满敬重,“我不仅从余先生那里学到了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他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对我影响特别大。”
1982年研究生毕业时,余松烈教授正主持“山东省黄淮海中低产地区夏秋粮均衡增产栽培技术的研究”课题,于振文作为课题组成员,被派到平原县,他领着一个班的学生,边开展毕业实习,边进行生产指导,每天骑着自行车在各个点上跑。在以后的几年中,于振文参与了余松烈教授主持的多项课题,成为余教授的得力助手,自己也在研究实践中成长起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余松烈是农业部小麦顾问组成员,他积极推荐于振文参加顾问组的工作。“余先生一直在关心着我,我现在也经常向他汇报生产中的情况,共同研究工作。他对我们的研究提出了很多重要指导意见。”于振文说。
于振文教授说,1997年我国4.5亿亩小麦总产达到1232亿公斤,这之后由于种植结构调整和建设用地增加等影响,小麦种植面积减少,总产也有所下降。从现在的形势看,要保持小麦总产,确保粮食安全,只有在提高单产上下功夫。“我现在的主要工作,一是继续做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研究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新理论新技术;二是做好小麦专家组的工作,和各省的小麦专家一起,为国家农业发展当好参谋,为小麦生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于振文工作履历

编辑
1963.9至1974.8 山东省莱阳县示范繁殖农场 /农业技术员
1974.9至1975.1 山东农学院农学系 /进修学习
1975.2至1979.8 山东省莱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助理农艺师
1979.9至1982.12 山东农学院 /研究生
1982.12至1985.7 山东农学院 /讲师
1985.8至1987.2 美国肯塔基大学农学院 /访问学者
1987.3至1993.10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小麦研究室主任/副教授
1993.11至2000.1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小麦研究所所长/教授
2000.12至2001.5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生物化学系 /访问学者
2001.6至今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小麦研究所所长/教授

于振文获奖情况

编辑
1997年5月被泰安市人民政府授予泰安市劳动模范
1997年11月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
1998年2月获政府特殊津贴
1998年9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2000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4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
200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7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称号
2007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年5月,被聘为“同心·党外院士服务团成员”。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行业人物 教师 大学教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