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钧

编辑 锁定 讨论999
丁大钧,男,1923年4月出生,安徽无为人。我国著名的土木工程专家,国际著名的混凝土和砌体结构专家、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国务院首批博士生导师。曾获全国科学大会个人奖(1978年),刚度裂缝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982年)和省部级1-3等科技奖共10次,含2002年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
中文名
丁大钧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安徽无为
出生日期
1923年4月
逝世日期
2010年3月24日
职    业
教授
毕业院校
安徽大学
主要成就
自然科学四等奖(1982年)
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
代表作品
《现代混凝土结构学》;《土木工程概论》;《钢筋混凝土结构》

丁大钧生平简介

编辑
丁大钧(1923~2010),男,安徽无为人,东南大学教授,
丁大钧 丁大钧
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导,培养博士31名,硕士70多名。曾被江苏省政府聘为1992-1997年省政府参事,1993年退休。9高校名誉教授,江苏省土建学会顾问,美国国际高层建筑与都市小区理事会原极限状态设计委员会主席、刚度裂缝控制委员会编辑,印度国际高层结构联合会名誉理事,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组成员等。发表中文论文310篇,外文210多篇,含14语种近151篇刊在22国48种国际学报上,其中28种为国际核心刊物(共刊入83篇),约30篇摘要刊入美国SCIEI。丁英文能四会,俄文能顺利阅读有关书籍和文章(90年访问前苏联时,对方所赠俄文资料,拟为英译,告以能自译,试译2篇题目成英语,乃罢),德、法、日(1947年日文字改革前日文书很易阅读,之后片假名增多,则较难)则借助字典勉强阅读。对其它外文论文,艇提供英文,由中外同行为翻译。文学上善诗书画,为同晖学社理事,有《耕馀诗词》《耕馀书画》等。

丁大钧个人履历

编辑
丁大钧毕业于安徽大学。曾是纽约科学院会员。现仍担任美高层建筑与都市
丁大钧 丁大钧
居住小区理事会第26专业委员会主席等职。兼职于国内外近20个学术组织。1993年在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退休。1981年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培养博士31名,硕士70多名。完成一系列砼和砌体试验及10批共连续23年长期荷载试验,时间最长6年,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提出的受弯构件刚度裂缝计算被1974年国家设计规范(TJ10-74)采纳;合作研究用钢筋砼井管代替铸铁井管,打井深度达830m,建厂生产几遍全国,节约特多;改进砌体局部受压围箍理论,提出与扩散相结合理论,批判国外横配筋砌体三向受压理论,创横筋拉结为竖向裂缝分开的小砖柱免过早失稳而提高强度新理论并提出新盘旋钢筋,节约钢材一半以上;研究结构机理创“有限基本构件法”(FFMM)计算板壳等结构;提出多种简化计算和近似统一地基模式;1967年在国内首次提出考虑压拉和预应力影响受剪新计算;1967年和1983年在国际上分别首次提出偏心受压构件侧移连续公式和沿保护层裂缝宽度计算;指导研究生完成高层建筑抗震自控体系和其它减震研究,3项经限实用;主持4次国际会议,访问26国和2个地区,被邀担任10余国国际会议顾问和学委会委员30次以上;在国外31所大学、4所国家研究院等讲课40次,国内30多所大学及多个学会和设计院讲课,共计100次近2000小时。出版教材、参考书和专著38本,及一本诗集。在40多种刊物上发表中文论文280多篇;在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发表英文论文总报告和邀请报告60篇,发表10语种外文论文94篇刊在20国36种国际刊物上,其中近70篇刊在24种国际权威刊物上。

丁大钧出版教材、参考书和专著共41本

编辑
其中独力编著的《现代混凝土结构学》一书即达160余万字
丁大钧 丁大钧
(丁和所指导的研究生研究成果占1/4),《砖石结构》教材印数达29万册。在我国用自己语言编写出版的第一本介绍苏联先进经验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即为丁所编著,《砖石结构》亦是这样;在我国出版的第一本《土木工程概论》教材(1989年至2003年已印至第3版)亦系丁编。中文著作中丁执笔的(主编为合作者修改的不计入)1100余万字,中文论文中丁执笔的(为作者修改的不计入)200余万字。合作外文,特别是近数年来发表的,丁署名均在最后,而中、英文俱丁执笔,合作者只提供图片,甚至有一篇因作者人多,丁且未署名,这样做是想将中青年同志推向国际交流第一线。

丁大钧授课15种

编辑
(1)钢筋混凝土结构;(2)砌体结构;(3)建筑学专业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4)公路用钢筋混凝土(按弹性理论);(5)隧洞;(6)公路特种结构;(7)水利工程用专业钢筋混凝土;(8)弹性地基梁;(9)薄板力学;(10)壳体力学;(11)工程塑性力学(研究生);(12)文史知识(研究生);(13)唐诗宋词;(14)土木工程概论;(15)工程师与人文素养。

丁大钧研究领域

编辑
丁教授在结构理论和工程实践上多有建树。
丁大钧 丁大钧
对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进行过一系列的试验研究,仅刚度裂缝试件即超过700个,10批长期荷载试验从1965年12月起连续坚持23年,最长的一批持续6年多,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混凝土构件(包括5种截面的RC、PC、轻RC,纤维加强混凝土单向和双向受弯,偏向受拉和受压)刚度裂缝计算体系,包括预应力混凝土刚度计算,大部分为有关的我国国家规范和规程(TJ10-74)、(GBJ10-89)、(GB50010-2001)、(GBJ69-84)和(JGJ12-82)等所采用。合作开发并进行了大型试验用钢筋混凝土深井管代替铸铁管(1969),并提出用焊接接头代替法兰盘接头大大加速了施工进度,并使成井率提高接近100%,建议加置浮力板,使可能打很深的井,深度达830m(原铸铁管只达270m),而耐久性大大提高,建厂生产几遍全国,节约金属和资金特多。提出梁高较大时可将受力钢筋沿梁高分布以代替构造上配置的“腰筋”,减小梁腹裂缝的开展,钢筋用量较集中配置时的受力钢筋加构造“腰筋”有所减少,经合作进行足尺寸试验(1973-1974),在吊车梁原标准图配筋中采取了集中与集中和分散相结合两种方案。1967年在国内首次提出受剪中考虑压力和预应力有利影响及拉力不利影响,并考虑剪跨比影响的计算。1967年提出偏心受压构件极限侧移的连续公式,1983年提出沿混凝土保护层的裂缝宽度计算,二者在国际上均属首次。1985年提出了预应力配筋的合理形式,建议将预应力筋位置适当提高而控制对边拉应力不超过(1.2~1.3)混凝土抗拉强度,对边即不致裂缝,这较在对边配置预应力钢筋简化了构造,而对边不裂缝也保证了使用质量,配筋尚可减少约10%。指出规范GBJ10-89在剪扭计算中将根据试验得出的1/4圆计算模式简化为三折线模式求得混凝土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βt而出现超过上下限而不得不取用上下限,建议即按1/4圆不作简化得出带根号的公式,并不复杂而上下限自动满足,等等。根据试验结果,改进砌体局部受压的围箍理论为围箍与扩散相结合理论。批判国外由于三向受压提高横配筋砌体强度,创立横筋拉结为竖向裂缝分开的小砖柱免过早失稳因而提高砌体强度的新理论。在结构理论和工程实践上多有建树。指出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墙梁计算在梁墙交界处变形不连续问题及其它(今国家新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组拟考虑这一问题,故将已发表文章转载刊于《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No.1, 2007, pp.4-5)。提出国内外规程和规范中高层建筑箱基和上部框架共同作用的“叠板”法理论上的错误,提出“组合深梁”法,配筋合理,一般可节约钢筋20%以上;“反盆式”沉降方案(后改“调平”沉降方案并列有工程实例)从理论上解决箱基漏水问题。

丁大钧获奖表彰

编辑
获国家级(含2002年中国工程院第4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和省部级2-3等科技奖10多次。
丁大钧 丁大钧
主持4次国际会议,被邀担任在英、德、波兰等16国召开的国际会议顾问和学委会委员30次以上。在国内40多个大中城市40所大学(含港、澳、台12所)、多个学会、设计研究院等讲课100多次,累计2000小时(往往上下午连续1~4天)。访问29国,在33所大学、4所国家研究院、8学会和2大建设公司讲课45次。

丁大钧国内外讲课一览

编辑
南起海口,北到哈尔滨,东自上海,西迄乌鲁木齐,总计40多大中城市,共达100个城次,每次连续讲1~4天,总共近2000个小时,在鞍山讲课时听众达1200人,第一次(1976年5月)在武汉讲课时达700人。

丁大钧讲课大学

编辑
1.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2. 同济大学、3.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4. 南京交通专科学校、5. 合肥工业大学、6. 武汉水电大学、7. 葛洲坝水利工程学院、8. 武汉城建学院、9.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10. 扬州工业大学、11. 连云港工学院、12. 淮阴工业专科学院、13. 郑州工业大学、14. 山东建工学院、15. 沈阳建工学院、16. 青岛工学院、17. 哈尔滨建工学院、18. 汕头大学、19. 深圳大学、20. 宁波大学、21. 云南工业大学、22. 新疆工学院、23. 西安交通大学、24. 西安航空工程兵学院、 2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6. 重庆交通学皖、27. 重庆建筑大学、28. 重庆后勤工程学院、29.黄淮学院

丁大钧讲课城市及次数

编辑
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长春、吉林市、沈阳(6)、鞍山、大连(2)、济南(2)、淄博、郑州(4)、洛阳(2)、合肥(2)、芜湖(2)、马鞍山(2)、南京(10)、徐州(3)、镇江(2)、常州(2)、无锡(3)、苏州(2)、扬州(2)、泰州(3)、淮阴(3)、盐城、连云港(2)、杭州、广州、汕头(3)、珠海(2)、深圳(2)、宁波、海口(2)、乌鲁木齐、成都(2)、昆明(4)、西安(3)、武汉(4)、长沙、黄山市、重庆(3)、青岛(2)、吴江。

丁大钧港澳台三地区

编辑
香港大学,1991.10;香港理工大学,1997.10;香港科技大学,2000.5,讲二次课,一次座谈;澳门大学,2000.5;台湾8大学,润泰公司,2003.3。

丁大钧国外讲课

编辑
前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1984.10))(讲课消息和内容刊登在相当我国《人民日报》的《政治报》上)
波兰波兹南工业大学(1985. 9;1987. 9)
波兰罗兹工业大学(Lotz,地图上将L读L,应读W,故丁译握兹;1985.10;1987.10)
前捷克布拉格工业大学(1987. 9)
前捷克布尔诺工业大学(1987. 9)
前西德慕尼黑工业大学(1987. 10)
前捷克(现斯洛伐克)布拉迪斯发工业大学(1987. 10)
波兰格但斯克工业大学(1987. 10)
丹麦工业大学(1988. 7)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1989. 5)
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大学(1989. 6)
匈牙利布达佩斯工业大学(1990. 9)
苏联莫斯科土建学院(1990. 10)
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1992.1)
希腊雅典工业大学(1992. 9)
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1992. 9)
意大利米兰工业大学(1992. 9)
意大利都林工业大学(1992. 9)
意大利帕维亚大学(1992. 9)
意大利布里西亚工业大学(1992. 9)
瑞士洛桑工业大学(1992. 10)
瑞士苏黎士工业大学(1992. 10)
日本琦玉大学(1993. 9)
日本日本大学(Nihon University)(1993. 9)
日本东京大学(1993. 9)
日本名古屋大学(1993. 9)
日本京都大学(1993. 9)
日本横滨大学(1993. 10)
日本丰桥新技术大学(1993. 10)
日本爱知工业大学(1993. 10)
日本北海道北国学园大学(1993. 10)
日本大阪大学(1993.10)
印度班加罗尔工学院(和桥梁学会共同举办)(1997.10),班市有二家报纸刊登了消息。

丁大钧国外国家研究院

编辑
葡萄牙国家土木工程研究院LNEC(1985. 10),代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与LNEC签订合作协议并讲课,有4家葡文报纸刊登了消息。
前苏联(莫斯科)全苏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研究院(1990. 10)
前苏联全苏运输工程研究院(1990. 10))

丁大钧其他讲课

编辑
日本中央电力研究所(1993. 9),另在日本二大建设公司:清水建设和鹿岛建设研究所(1993.9),以及在新加坡预铸预力混凝土等5学会(1987. 9),日本关东混凝土学会(1993. 10),丹麦砌体委员会(1997. 9),印度孟买桥梁学会(1997.9-10)讲过课(二次)
曾代表江苏省3人小组参加过毛主席纪念堂方案设计,设计组由8个省市参加的代表约40人组成(只4人从事结构工作);讨论桩基方案时,施工单位要求采用他们熟悉的钻孔灌注桩,丁认为这是千秋大业,而北京在震区,当时灌注桩质量难于检测,建议用预制桩,争论数次,获得领导支持,预制桩方案终获通过。

丁大钧文化爱好

编辑
丁幼年即爱好书画和旧诗词,并开始习作。束发后读包世臣书法理论著作,深受其影响,认为必需学篆以知其源,学隶以博其趣,而后临摹爨龙颜碑和龙门20种,继之以瘗鹤铭帖,斯为基本功,然后或颜或柳,乃至创个人风格或流派。始临摹石鼓文和李斯小篆,并以碗水置腕上练腕力,遵循学习。但解放前为噉饭计,拟学工程,无暇多练,根基甚薄。尝以简化字作篆书。爱学习传统中国画。初用铅笔,改革开放后对外交流,始以墨画作礼品赠外国朋友,初将上款译成中文,因各国发音不同,难免失误。80年代中期后,迳在中国画上用毛笔书写外文;题诗皆英译相赠,效果颇好。波兰波兹南工业大学校史陈列室内存有一幅丁作山水画,丹麦技术大学结构工程系画廊中悬有一帧用丁兰石图制成的金属画。字画印于多种书画集。曾出版24页《耕余书画》和16页《父女学艺》册页。出版《耕余诗词》,含旧诗词370余首和国画10余幅,获香港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首届龙文化金奖二等奖;又出版《惜分阴》、续集和再续集,共含诗词逾1000首,其中《桂枝香·金陵怀古》数首获四川难得书画院第三届“难得杯”诗词特等奖。另出版《耕余书画》、《文史知识讲义》。10多次用诗代科技论文摘要刊出。获中国文联、人民画报社主办的2000年世界华人艺术展(在纽约、旧金山)书法奖并被授予“世界华人艺术人才”称号;又书法曾沿2000年世界足球赛路线在汉城、东京、圣保罗展览,获银奖。曾获中国金陵印社主办的建党80周年《海内外》书画大展赛书画金奖。传略刊印于中文名人录、诗人及美术家等辞典30种以上,另在英、美、印度和香港刊印的英文传略6种。

丁大钧讣告

编辑
我国著名土木工程专家、教育家、东南大学土木学院教授丁大钧,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2010年3月24日逝世,享年88岁。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词条标签: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