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柏生

编辑 锁定 讨论999
容柏生(1930.8.27-),建筑结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 [1]  1930年容柏生出生于广州,父亲是国民党的高级军官,官衔高至中将。 [2]  1953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是学校第一届毕业生;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文名
容柏生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出生地
广东
职    业
院士,建筑大师
毕业院校
华南理工大学
代表作品
广州白云宾馆

容柏生人物简介

编辑
长期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和研究工作,曾提出了钢筋混凝土巨型构架结构和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结构体系。曾获国家优秀设计金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首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 [3]  。原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现任广州容柏生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总裁、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广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  现兼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容柏生人物履历

编辑
1949年毕业于广东省龙川县第一中学
1953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
1958年调到广东省建筑工程专科学校,曾任工程师、讲师、科主任; [2] 
1972年调回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 [2]  70年代从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及实践,研制出一套完整的实用型设计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1983年“超级构架”结构体系;
1985年成功地在花岗岩残积土层上用天然地基建成18层高建筑;他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高楼———广东国际大厦,是当时世界上采用预应力平板楼盖的最高建筑。该大厦建筑结构设计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设计金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 [4] 
1989年采用多项新技术及措施设计并建成63层高大厦,设计和施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剪力墙结构中补充了短肢剪力墙结构。参编国家技术规范2项,主编技术规范2项;
1989年被建设部授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早期代表设计作品有:广州白云宾馆,深圳香格里拉大酒店等;近年,参与了国内多数超高复杂结构的评审和顾问,尤其是400m以上的超高建筑。
1997年当选为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第三、四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 [2] 
2003年辞去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职务,任终身荣誉总工程师,同年成立广州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任总裁;
2004年~2008年 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特聘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

容柏生社会职称

编辑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设计大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资深会员;
中国建筑学会高层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
广州市建筑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结构与抗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容柏生荣誉奖励

编辑
曾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和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优秀专家;
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1项;
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
中国建筑学会优秀结构设计奖4项。

容柏生代表作

编辑
1.海运局大楼(15层)
1972年,容柏生主持设计了广州海运局15层通讯大楼的结构设计工作。海运局大楼属于当时的一个三级人防重点工程,设计计算非常复杂。当时,广州除了爱群大厦(14层),高层建筑少之又少,那时全国的高层建筑也不多。可供参考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资料根本找不到,而且计算工具落后,要准确地推算出15层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数据,其难度可想而知。
执着而又敢于攀登高峰的容柏生并没有知难而退,他不停探索计算方法,与同伴一起用手摇计算机将设计所需的各项数据“摇”了出来。他的方案上报到交通部后,顺利通过了专家的审查。
2.深圳香格里拉大酒店(38层)
1981年,当时已是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的容柏生主持了深圳亚洲大酒店(现香格里拉大酒店)的设计工作。
这座38层、高114米、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的Y型建筑结构设计,充分体现了容柏生的过人胆识和超人的设计才华。他创造性地设计了钢筋混凝土巨型构架结构体系,以三角形的核心筒与每翼尽端两个小筒体作为竖向支承,将高达114米的建筑分成6大层的钢筋混凝土巨框,使每个巨框都成为受力单元。这种形式的结构既极大地方便了建筑平面布置,并可使六个单元同时施工,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获得了国家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香格里拉酒店国际集团的高层在多次考察深圳的建筑物之后,一眼看中了这栋建筑物新颖的外形和特别的结构,收购了亚洲大酒店,并改名为香格里拉大酒店,这座外形新颖的五星级大酒店成了深圳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3.广东国际大厦(63层)
这幢摩天楼就是由他在1985年主持设计的。共63层,高200米,它的外形呈削角矩形,犹如巨大的擎天柱,直插云霄,令人叹为观止。
对于一座63层的建筑来说,结构计算也是一大难题,如竖向荷载、风作用、地震作用、温度变化、内外筒竖向变形差、预应力张拉影响等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容柏生一头扎进电脑房,计算完打印出来的电脑纸足有10多公斤重。这幢大楼采用了筒中筒结构,即把一大一小两个“筒子”竖着放,呈回字形,内筒与外筒之间采用平板结构。按常规做法,楼板需要布置梁或30cm厚平板,这样大楼就太重了,容柏生大胆采用了无粘结预应力楼盖,整个楼面没有梁,将楼板厚度降至22cm,结果不仅节省混凝土7000多立方米,而且每层争取到了更大的净高,在200米高的建筑物内做63个层高为3.1米的楼层现在都少见。
1989年,就在广东国际大厦封顶的当天,容柏生总工喜获建设部授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 [2]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行业人物 工程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