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修润

编辑 锁定 讨论999
葛修润,出生于1934年7月,现任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科学》《科学通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岩石力学数值方法、测试设备和实验技术以及重大岩土工程关键技术等。为白鹤梁作出贡献。
中文名
葛修润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34.7.12 
职    业
岩土力学专家
毕业院校
原苏联敖德萨建筑工程学院水利系
主要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2012年6月获得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代表作品
《研究科学》《科学通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杂志编委

葛修润人物介绍

编辑
葛修润(1934.7.12 - )上海人,岩土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2012年6月,获得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1] 

葛修润个人简历

编辑
葛修润 葛修润
1952年至1953年在清华大学学习,1959年毕业于原苏联敖德萨建筑工程学院水利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重点试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岩体工程问题和数值分析方法、测试技术及岩体基本力学性质等研究。参加我国最早结合大型原位试验的大冶铁矿南邦边坡研究,66年独立主持完成了该工程边坡稳定分析和岩体力学试验总结。主持了大冶北邦滑坡整治、铜绿山、永平、海南等大型矿山边坡工程,社会、经济效益显著。70年代初进行的511工程地下洞群非线性分析是国内大型地下工程应用有限元首例。为葛洲坝二江泄水闸作抗滑稳定非线性分析,清江隔河岩重力拱坝连同复杂岩基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等,均为解决工程难题作出重大贡献。1993年研制成功总体性能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液压伺服岩石力学多功能试验机。
近年来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水布垭水电站、小湾水电站和深圳地铁建设作出贡献。2001年为位于三峡水库库底的白鹤梁水文站石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提出原创性方案,被国家采纳,现已在白鹤梁原址上建成白鹤梁博物馆。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 

葛修润生平经历

编辑
葛修润教授,岩石力学专家。1934年7月出生,上海市人。1959年7月毕业于苏联敖德萨建筑工程学院水利系,获苏联优秀毕业生证书。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工作。1981年—1982年荣获国际著名的联邦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与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创始人L.Müller教授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土岩力学研究所合作从事研究工作。现为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葛修润教授长期从事岩石力学与重大岩土工程科研工作,是我国岩质边坡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60年代初期开始的大冶铁矿南邦边坡研究是我国最早的结合大型原位试验的著名工程,开创了我国边坡研究新局面。葛修润为主要骨干。1966年,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独立主持完成了此项边坡研究任务的稳定分析计算报告和岩体力学试验总结,使大冶南邦边坡研究得以圆满结束。近年来他主持铜绿山铜矿、永平铜矿、海南铁矿等大型矿山边坡工程和银山铅锌矿、武山铜矿尾矿坝这类特殊土坝的坝坡稳定性评价及整治工程,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他主持完成的大冶铁矿北邦滑坡整治与监测工作被鉴定委员会评为“国际先进水平,同类边坡工程范例”,获1994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葛修润教授是最早将有限元法引入我国岩体工程的学者之一。1973年511工程地下厂房硐群非线性分析是国内大型地下工程应用有限元首例。1974年为葛洲坝二江泄水闸作抗滑稳定非线性分析,为该工程作出重大贡献。清江隔河岩重力拱坝三维非线性分析获199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目前还担任中国三峡工程船闸高边坡特聘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完成了三峡工程船闸高边坡三维弹—脆—塑性分析。

葛修润保护白鹤梁

编辑
三峡工程的开建,实现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梦想。然而,当三峡水利工程建成后,陪伴了涪陵人一千多年的白鹤梁题刻也将永远眠于水下40米深处。如何保护好这一“国宝”,成为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重要考验。
为保护这一世界奇观,来自水工、建筑、航运、文物保护等方面的10多位工程院院士和行业权威,早在1994年就已经行动起来,并且用了近10年时间开展了大量研究论证工作,试图寻找出一种最科学的保护白鹤梁的方式。
根据我国《文物保护法》和国际上普遍遵循的《威尼斯宪章》精神,白鹤梁题刻不能移位,不应脱离赖以生存的水环境,原地建造“水下博物馆”成为保护和利用的最佳方案。
符合以上原则的两个方案,是天津大学提出的“水下博物馆”方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葛修润教授提出的“无压容器”方案。这两个方案的共同点都是原址保护。前者虽然是保护白鹤梁题刻的最为理想方式,但是预计工程投资达到3亿元,几乎相当于三峡文物保护的所有资金。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最后采用了葛修润院士的“无压容器”方案。工程由水下博物馆、连接交通廊道、水中防撞墩和岸上陈列馆四部分组成。这种方法实际就是给白鹤梁题刻穿上一件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外套”。
白鹤梁的题刻长约220米,宽约15米,要全部把它保护在“外套”之下难度很大。专家从题刻的重要性角度分析,决定把保护体的长、宽、高设计为70米、25米和143米,在水下40米的深处罩住白鹤梁中段东区长约55米、宽约18米的区域。这段包括九成以上的精华题刻。其他区域零散的题刻将搬到岸上陈列馆中,少量题刻则由自然淤积掩埋。被选入北师大教材。

葛修润其他相关

编辑
参加保护白鹤梁任务等.
头衔: 中国工程院院士,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