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编辑 锁定 讨论999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是隶属于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为财政补助(全额拨款)正局级事业单位;社科院前身是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8月;1986年1月,更名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北京社科院的主要研究首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以及在改革、发展、实践中所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据2018年8月北京社科院官网显示,社科院有14个研究所(中心)、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民营研究院所、2个编辑部、1个图书信息中心和7个职能处室及12个研究基地(中心);在职人员234人。 [1] 
中文名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外文名
Beij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简    称
北京社科院
创办时间
1978年
类    别
事业单位
属    性
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主管部门
北京市人民政府
现任领导
党组书记、院长:王学勤
博士后
科研工作站1个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33号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沿革

编辑
1978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成立,下设四个研究室:哲学、经济、历史、文艺理论研究室;三个职能部门:办公室、科研组织处、人事处;一个科研辅助部门:图书资料室。此期间,成立了北京市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与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合署办公。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4张)
1980年至1981年,增设社会学、法学、国际问题研究室。
1982年,增设城市问题研究室,《城市问题》杂志创刊。
1983年,增设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室。
1986年,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改名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下设八个研究所:文学、历史、哲学、经济、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学、城市问题、国际问题研究所;八个行政、科研辅助部门:办公室、科研组织处、人事处、行政处、机关党委、编辑部、图书资料室、智力开发部;《北京社会科学》杂志创刊。此期间,北京市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单独成立党组,逐步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分离。
1987年,增设情报研究所。
1991年,增设满学研究所。
1993年,情报研究所更名为管理研究所。
2006年,增设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所。
1987年至2007年,工会、计划财务处、老干部处、保卫处、外事办公室、纪检监察处相继成立。 [2]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研条件

编辑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人员编制

截至2015年10月底,社科院拥有在职人员234人,离退休190人;科研人员184人,占在职人员79%,其中博士120人,硕士研究生46人,博士后13人;研究员25人,副研究员74人,中级职称64人;正处20人,副处29人。先后有2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人被授予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3人入选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4人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入选北京市“四个一批”理论人才。 [1]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孙冬虎、赵弘等
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尹钧科等 [3] 
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李建盛、赵志强、杨奎等
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李建盛等
北京市“四个一批”理论人才:郭万超等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研机构

据2018年8月北京社科院官网显示,社科院有14个研究所(中心)、2个民营研究院所及12个研究基地(中心)。
院研究所(中心):文化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哲学研究所、经济研究所、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城市研究所、外国研究所、满学研究所、管理研究所、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所、法学研究所/法治研究中心、市情调查研究中心、传媒研究所/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 [4] 
院研究基地(中心):北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传播基地、北京市社区研究基地、北京城市管理研究基地、北京市区域经济研究基地、北京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国学研究中心 [5]  (名单不全)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设施资源

截至1991年初,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共收藏近15万图书和近1500种期刊。 [6]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研成就

编辑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

据2018年8月北京社科院官网显示,社科院共完成学术专著一千余部,论文一万余篇,研究报告千余份,以及大量的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其中,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奖励的成果167项,10卷本《北京通史》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北京历史地图集》获全国测绘系统优秀图书一等奖、北京市科技成果进步一等奖。 [1]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获奖届次获奖成果作者
第一届马克思的社会生产公式Ⅰ(v+m)=Ⅰc的伟大历史意义(论文)牟以石
今日北京(专著)曹子西等
第二届宏观控制论(专著)牟以石
<资本论>中历史唯物主义若干问题研究(专著)金志广等
第三届面对挑战的当代社会主义(专著)刘永平等
斯宾诺莎哲学研究(论文)洪汉鼎
第四届真理与方法(译著)洪汉鼎
北京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专著)景体华等
第五届北京历史自然灾害研究(专著)尹钧科等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主义(专著)马仲良等
资料来源: [7]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获奖届次成果名称作者
第一届艺术典型新议(专著)田丁等
现代诗人及流派琐谈(专著)钱光培等
北京历史纪年(专著)曹子西等
北京史地风物书录(编著)王灿炽
努尔哈赤传(专著)阎崇年
中日关系简史(专著)杨正光
西方认识论史纲(专著)雷永生等
首都社会结构调查与研究(专著)宋书伟等
斯宾诺莎评传(论文)洪汉鼎
怀柔县乡镇企业的调查与分析(调研报告)上官一彪等
第二届北京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专著)景体华等
现代诗人朱湘研究(专著)钱光培
《城市综合管理》(专著)陈光庭等
北京与周围城市关系史(专著)王玲
英国(专著)李念培等
诗源、诗美、诗法探幽(专著)吕智敏
企业文化概论(专著)管益忻等
社会学纲要(专著)宋书伟等
推动中国现代化的两大支点(论文)王至元等
第三届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社会经济调查:海淀卷(专著)第三届徐关禄等
外国城市住宅问题研究(专著)陈光庭等
活力源—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矿物局潞安企业文化初探(专著)第三届管益忻等
中国科技兴市大趋势(专著)宋书伟等
老舍与北京文化(专著)甘海岚
辛亥革命前后宋教仁与日本的关系(论文)习五一
国有企业经营责任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发育(论文)王至元等
第四届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专著)张泉
北京历代建置沿革(专著)尹钧科
法国左翼联盟的兴衰(专著)侯玉兰
企业经营策划与实用计算方法(专著)刘鸿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心内容(论文)马仲良
第五届京味文学散记(专著)甘海岚等
逻辑与知识(译著)苑莉筠
昆虫记(译著)王光
顺义县“二次创业”发展战略策划与研究(专著)管益忻等
北京城市生活史(专著)吴建雍等
尼采传(专著)杜丽燕
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及女工问题研究(论文)戴建中
发展文化产业与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抉择(论文)钱光培
北京市经济发展战略若干问题和量化分析(论文)景体华
第六届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概论(专著)李贺林等
传教士与中国科学(专著)曹增友
冯友兰哲学思想研究(专著)陈战国
现代企业观念创新(专著)马仲良等
北京市城区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调研报告)戚本超等
北京适度人口规模理论与模型(论文)景体华等
北京文化产业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钱光培
第七届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与运行(专著)江晓薇
北京考古集成1-15卷(编著)苏天钧
话语转型与价值重构——世纪之交的北京文学(专著)吕智敏等
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专著)尹钧科
康熙<御制清文鉴>研究(专著)江桥
心态、气象、意义——人生境界分析(论文)陈占国
现阶段中国私营企业主研究(论文)戴建中
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论文)韩嘉玲
第八届《理解事件与文本意义—文学诠释学》李建盛
《2002年中国首都发展报告—经济、社会、城市发展形式分析与预测》景体华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总需求研究》江晓薇
《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概论》李贺林
《清代秘密教门治理》郑永华
《旧清语研究》赵志强
调研报告:首都社会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研究。雷弢
第九届《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张泉
《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李建盛
《〈文子〉思想及竹简〈文子〉复原研究》赵雅丽
《历史上的永定河与北京》尹钧科、吴文涛
《北京漕运和仓场》于德源
《清代诸子学研究》刘仲华
《人性的曙光:希腊人道主义研究》杜丽燕
《道家与海德格尔相互诠释--在心物一体中人成其人物成其物》那 薇
《总部经济》赵弘
北京选民选举心态与参与行为追踪调研报告雷弢
(缩小差距)-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韩嘉玲
资料来源: [7]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学术期刊

  • 《北京社会科学》
《北京社会科学》内容涵括文学、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注重对中国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探讨;2012年成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5年进入武汉大学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刊行列,被新闻出版局列为2015年度国家“百强学术期刊”北京市5本优秀推荐期刊;《北京社会科学》曾经获得很多荣誉,如入选中国期刊方阵,2006年获得“北京市优秀出版物奖”,2007年和2008年连续被评为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 [8] 
  • 《城市问题》
《城市问题》设有“本刊特稿”、“城市建设与发展”、“经济与社会”、“城市管理”、“城市瞭望”等栏目;为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扩展期刊、中国市长协会推荐期刊、北京市优秀出版物(优秀期刊)、北京市优秀学术期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 [9]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人才培养

编辑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10年8月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
截至2017年4月,共计进站47人,目前在站14人,出站33人,留院29人,4人被作为高端人才推荐到其他单位工作。 [10]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传统

编辑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形象标识

院徽外围为中英文对照的院名,中心图案是由“社”字开头字母S抽象、艺术化形成的图案。 [1] 
标识 标识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精神文化

办院方针:决策智囊、学术高地、社会智库 [1]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现任领导

编辑
职务姓名
党组书记、院长王学勤
党组成员、副院长鲁亚、田淑芳、赵弘、杨奎
资料来源: [11]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收起
词条标签:
组织机构 科研机构